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1 拟水狼蛛概述 | 第10页 |
2 农药对蜘蛛的亚致死影响 | 第10-11页 |
3 蜘蛛行为的研究 | 第11-15页 |
3.1 蜘蛛的繁殖行为 | 第11-13页 |
3.2 蜘蛛的自残行为 | 第13-14页 |
3.3 蜘蛛的捕食行为 | 第14-15页 |
3.4 蜘蛛其他行为研究 | 第15页 |
4 农药对蜘蛛行为的研究 | 第15-18页 |
4.1 农药对蜘蛛捕食行为的影响 | 第15-16页 |
4.2 农药对蜘蛛趋避行为的影响 | 第16页 |
4.3 农药对蜘蛛繁殖行为的影响 | 第16-17页 |
4.4 农药对蜘蛛其他行为的影响 | 第17-18页 |
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拟水狼蛛的行为 | 第20-3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2页 |
1.1 供试蜘蛛 | 第20页 |
1.2 果蝇饲养 | 第20-21页 |
1.2.1 果蝇人工饲料的制备 | 第20-21页 |
1.2.1.1 原料 | 第20页 |
1.2.1.2 制备方法 | 第20-21页 |
1.2.2 接种方法和饲养条件 | 第21页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1页 |
1.4 试验方法 | 第21-22页 |
1.4.1 繁殖行为 | 第21页 |
1.4.2 自残行为 | 第21页 |
1.4.3 捕食行为 | 第21-22页 |
1.5 统计分析 | 第2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2-27页 |
2.1 繁殖行为 | 第22-24页 |
2.1.1 化学探索行为 | 第22页 |
2.1.2 求偶行为 | 第22页 |
2.1.3 交配行为 | 第22-23页 |
2.1.4 产卵行为 | 第23页 |
2.1.5 携卵行为 | 第23-24页 |
2.1.5.1 携卵护卵习性 | 第23-24页 |
2.1.5.2 孵化 | 第24页 |
2.1.6 携幼行为 | 第24页 |
2.2 自残捕食行为 | 第24-27页 |
2.2.1 自残行为 | 第24-25页 |
2.2.1.1 雌蛛间自残行为 | 第24-25页 |
2.2.1.2 雄蛛间自残行为 | 第25页 |
2.2.1.3 携卵携幼蛛的自残行为 | 第25页 |
2.2.2 捕食行为 | 第25-27页 |
3 讨论 | 第27-30页 |
第三章 稻田常用农药对拟水狼蛛繁殖行为的影响 | 第30-4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2页 |
1.1 供试蜘蛛 | 第30页 |
1.2 果蝇饲养 | 第30页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0-31页 |
1.4 供试药剂 | 第31页 |
1.5 处理方法 | 第31页 |
1.6 试验方法 | 第31页 |
1.7 统计分析 | 第31-3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2-37页 |
2.1 常用农药对不同成熟期拟水狼蛛求偶时长的影响 | 第32-33页 |
2.2 常用农药对不同成熟期拟水狼蛛交配时长的影响 | 第33-34页 |
2.3 常用农药对不同成熟期拟水狼蛛成功交配后产卵前期的影响 | 第34-35页 |
2.4 常用农药对拟水狼蛛繁殖过程中重复求偶率、自残率、产卵率和孵化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2.5 常用农药仅处理拟水狼蛛雄蛛后对各繁殖阶段的影响 | 第36-37页 |
3 讨论 | 第37-40页 |
第四章 稻田常用农药对拟水狼蛛自残捕食行为的影响 | 第40-4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0-42页 |
1.1 供试蜘蛛 | 第40-41页 |
1.2 供试药剂 | 第41页 |
1.3 处理方法 | 第41页 |
1.4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1页 |
1.5 试验方法 | 第41页 |
1.5.1 农药对拟水狼蛛自残行为的影响 | 第41页 |
1.5.2 农药对拟水狼蛛捕食行为的影响 | 第41页 |
1.6 统计分析 | 第41-4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2-45页 |
2.1 常用农药对拟水狼蛛自残行为中攻击频次的影响 | 第42页 |
2.2 常用农药对拟水狼蛛自残攻击潜伏期的影响 | 第42-43页 |
2.3 常用农药对拟水狼蛛自残发生时间的影响 | 第43-44页 |
2.4 常用农药对拟水狼蛛捕食行为的影响 | 第44-45页 |
3 讨论 | 第45-48页 |
总讨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