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温州市龙湾区商业保险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问题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前言第8-11页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8-9页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9-11页
        1.2.1 研究内容第9-10页
        1.2.2 研究方法第10-11页
2 商业保险参与新农合大病保险概述第11-21页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1-15页
        2.1.1 大病第11-12页
        2.1.2 大病保险第12-13页
        2.1.3 商业保险第13页
        2.1.4 新农合大病保险第13-14页
        2.1.5 新农合大病保险制度第14-15页
    2.2 国内外大病保险发展和研究现状第15-18页
        2.2.1 国外大病保险发展和研究现状第15-16页
        2.2.2 国内大病保险发展和研究现状第16-18页
    2.3 新农合大病保险制度的主要特征第18-19页
    2.4 新农合大病保险制度的发展方向第19-21页
3 商业保险参与新农合大病保险的重要意义、发展历程和前景分析第21-32页
    3.1 商业保险参与新农合大病保险的重要意义第21-24页
        3.1.1 商业保险对新农合大病保险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第21页
        3.1.2 商业保险对新农合大病保险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第21-24页
            3.1.2.1 对医疗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促进第22页
            3.1.2.2 对医疗制度保障效应的放大第22-23页
            3.1.2.3 对医保监督管理机制的完善第23页
            3.1.2.4 对大病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推动第23-24页
    3.2 商业保险参与新农合大病保险的发展历程第24-26页
        3.2.1 新农合大额补充医疗保险阶段第24-25页
        3.2.2 新农合大额补充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并行阶段第25-26页
        3.2.3 并轨接入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阶段第26页
    3.3 龙湾区商业保险参与新农合大病保险的前景分析第26-32页
        3.3.1 商业保险参与新农合大病保险认知度和认可度分析第27-29页
        3.3.2 商业保险参与新农合大病保险可行性和支持度分析第29-30页
        3.3.3 商业保险参与新农合大病保险前景分析小结第30-32页
4 龙湾区商业保险参与新农合大病保险的现状及成效第32-41页
    4.1 龙湾区新农合以及新农合大病保险基本情况第32-35页
        4.1.1 龙湾区新农合发展概况第32-33页
        4.1.2 龙湾区新农合大病保险发展概况第33-35页
    4.2 龙湾区商业保险参与新农合大病保险的制度及其成效第35-41页
        4.2.1 制度概况第35-37页
        4.2.2 主要成效第37-41页
5 龙湾区商业保险参与新农合大病保险存在的不足及成因第41-45页
    5.1 现行制度存在的不足第41-42页
        5.1.1 制度效应不足,大病保障水平偏低第41页
        5.1.2 存在制度缺陷,商业保险机构亏空风险加剧第41-42页
        5.1.3 制度执行力不足,医疗费用控制乏力第42页
    5.2 存在不足的成因第42-45页
        5.2.1 指标预测不合理,经办机构亏空和患者自负费用过高第42-43页
        5.2.2 商业保险机构权责匹配失衡,亏空风险持续加大第43页
        5.2.3 商业保险机构角色定位不合理,专业能力难以体现第43页
        5.2.4 政府监管制度弱化,行政监管滞后第43-45页
6 龙湾区商业保险参与新农合大病保险的原则和措施第45-51页
    6.1 基本原则第45-46页
        6.1.1“以人为本、保障大病”原则第45页
        6.1.2“政府主导、多元治理”原则第45页
        6.1.3“权责匹配、可持续发展”原则第45-46页
        6.1.4“衔接政策、着眼长远”原则第46页
    6.2 主要措施第46-51页
        6.2.1 政府主导,强化监管责任第46-47页
        6.2.2 公开公正,严格准入条件第47页
        6.2.3 满足支付,实现收支平衡第47-48页
        6.2.4 兼顾公平,保障农民补偿第48页
        6.2.5 责任共担,促进可持续发展第48-49页
        6.2.6 权责匹配,实现多元治理第49页
        6.2.7 综合施策,促进大病保险健康发展第49-51页
7.结论和展望第51-52页
    7.1 结论第51页
    7.2 展望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致谢第55-56页
附录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磨粒排布对加压内冷却砂轮磨削性能的影响
下一篇:磁悬浮轴承的结构优化设计及其磁路解耦自适应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