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粒排布对加压内冷却砂轮磨削性能的影响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磨削冷却技术 | 第10-11页 |
1.2.2 磨粒有序技术 | 第11-12页 |
1.2.3 磨削仿真技术 | 第12页 |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1.3.1 课题来源 | 第12页 |
1.3.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2章 加压内冷却砂轮的设计与分析 | 第14-30页 |
2.1 加压内冷却砂轮的结构设计 | 第14-16页 |
2.1.1 砂轮的工作原理 | 第14页 |
2.1.2 砂轮的结构设计 | 第14-16页 |
2.2 砂轮体的有限元分析 | 第16-18页 |
2.2.1 砂轮体的理论分析 | 第16页 |
2.2.2 砂轮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16-18页 |
2.2.3 砂轮强度校核分析 | 第18页 |
2.3 磨粒有序排布的设计与分析 | 第18-28页 |
2.3.1 磨粒有序排布简述 | 第18-19页 |
2.3.2 单颗磨粒磨削的有限元模型 | 第19-22页 |
2.3.3 单颗磨粒磨削的仿真分析 | 第22-25页 |
2.3.4 多颗磨粒磨削的有限元模型 | 第25-26页 |
2.3.5 多颗磨粒磨削的仿真分析 | 第26-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加压内冷却砂轮的制备和检测 | 第30-40页 |
3.1 加压内冷却砂轮的制备 | 第30-35页 |
3.1.1 砂轮零部件的制作 | 第30-31页 |
3.1.2 砂轮的密封性能 | 第31-32页 |
3.1.3 夹具的设计与制作 | 第32-33页 |
3.1.4 磨料的选择 | 第33-34页 |
3.1.5 磨料与基体的结合 | 第34-35页 |
3.2 砂轮表面形貌的检测分析 | 第35-38页 |
3.2.1 砂轮形貌检测技术概述 | 第35页 |
3.2.2 砂轮表面形貌的测量 | 第35-38页 |
3.2.3 磨粒特征参数的表征 | 第3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4章 磨粒排布对磨削过程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 第40-49页 |
4.1 磨削过程仿真概述 | 第40页 |
4.2 磨削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0-41页 |
4.3 仿真方案的设计 | 第41页 |
4.4 磨粒无序的磨削仿真过程 | 第41-44页 |
4.4.1 Mises应力分析 | 第41-42页 |
4.4.2 磨削力分析 | 第42-43页 |
4.4.3 磨削温度分析 | 第43-44页 |
4.5 磨粒有序的磨削仿真过程 | 第44-48页 |
4.5.1 Mises应力分析 | 第44-46页 |
4.5.2 磨削力分析 | 第46页 |
4.5.3 磨削温度分析 | 第46-48页 |
4.6 磨粒无序与磨粒有序的对比 | 第48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加压内冷却砂轮磨削GH4169的实验研究 | 第49-72页 |
5.1 实验材料 | 第49-51页 |
5.1.1 砂轮的装配 | 第49-50页 |
5.1.2 工件材料的制备 | 第50-51页 |
5.2 实验条件 | 第51-55页 |
5.2.1 实验工作系统 | 第51-52页 |
5.2.2 冷却液加压系统 | 第52页 |
5.2.3 磨削力的测量 | 第52-53页 |
5.2.4 磨削温度的测量 | 第53-54页 |
5.2.5 加工表面质量的测量 | 第54-55页 |
5.3 实验方案 | 第55-56页 |
5.4 冷却方式对磨削性能的影响 | 第56-60页 |
5.4.1 磨削力分析 | 第56-57页 |
5.4.2 磨削温度分析 | 第57-58页 |
5.4.3 加工表面质量分析 | 第58-60页 |
5.5 磨粒粒度对磨削性能的影响 | 第60-62页 |
5.5.1 磨削力分析 | 第60页 |
5.5.2 磨削温度分析 | 第60-61页 |
5.5.3 加工表面质量分析 | 第61-62页 |
5.6 磨粒排布对磨削性能的影响 | 第62-66页 |
5.6.1 磨削力分析 | 第63页 |
5.6.2 磨削温度分析 | 第63-64页 |
5.6.3 加工表面质量分析 | 第64-66页 |
5.6.4 砂轮磨损分析 | 第66页 |
5.7 磨削参数对磨削性能的影响 | 第66-70页 |
5.7.1 磨削参数的影响分析 | 第66-69页 |
5.7.2 磨削参数的响应优化 | 第69-70页 |
5.8 实验与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70-71页 |
5.9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2-73页 |
1 总结 | 第72页 |
2 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成果及参与的项目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