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6页 |
1.2.1 产业集聚与资源环境关系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2.2 海洋产业集聚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2.3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 第16页 |
1.3 论文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1 主要内容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论文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第17-19页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2.2 海洋产业集聚与资源环境耦合作用机理分析 | 第21-24页 |
2.2.1 海洋产业集聚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分析 | 第21-22页 |
2.2.2 资源环境对海洋产业集聚的影响分析 | 第22-24页 |
第3章 区域资源环境视角下福建省海洋产业集聚现状分析 | 第24-38页 |
3.1 福建省海洋产业集聚发展条件 | 第24-31页 |
3.1.1 福建省海洋资源条件 | 第24-28页 |
3.1.2 福建省海洋环境条件 | 第28-31页 |
3.2 福建省海洋产业集聚的时空特征 | 第31-37页 |
3.2.1 常用产业集聚测度方法介绍 | 第31页 |
3.2.2 测度方法选择与处理 | 第31-32页 |
3.2.3 福建省海洋产业集聚测度结果及分析 | 第32-3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福建省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资源环境耦合关联分析 | 第38-45页 |
4.1 海洋产业集聚与资源环境耦合作用的实证检验 | 第38-44页 |
4.1.1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 第38-39页 |
4.1.2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39-40页 |
4.1.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第40-44页 |
4.2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福建省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资源环境耦合协调评价 | 第45-58页 |
5.1 指标体系构建及综合评价指数的确定 | 第45-52页 |
5.1.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45-46页 |
5.1.2 综合评价指数的确定 | 第46-52页 |
5.2 耦合发展评价分析 | 第52-56页 |
5.2.1 耦合协调度模型 | 第52-54页 |
5.2.2 耦合协调度和耦合发展类型分析 | 第54-56页 |
5.3 协调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 第56-57页 |
5.3.1 集聚发展与资源供给存在矛盾 | 第56页 |
5.3.2 集聚结构不合理,层次较低 | 第56-57页 |
5.3.3 海洋科技支撑不够,科技人才及投入不足 | 第5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8-62页 |
6.1 结论 | 第58-59页 |
6.2 建议 | 第59-62页 |
6.2.1 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升集聚产业竞争力 | 第59-60页 |
6.2.2 发展海洋科技,培育高层次海洋专业人才 | 第60-61页 |
6.2.3 加强海洋管理,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 | 第66-69页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