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音乐及文化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影响《春之祭》的多元化观念与流派 | 第9-16页 |
第一节 影响斯特拉文斯基的艺术流派 | 第9-14页 |
一、艺术世界流派 | 第10-12页 |
二、野兽派 | 第12-13页 |
三、立体主义与蓝骑士画派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影响斯特拉文斯基的作曲家 | 第14-16页 |
一、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 第14-15页 |
二、德彪西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春之祭》音乐及文化观照 | 第16-47页 |
第一节 《春之祭》创作背景与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节 作品典型性音乐语言分析 | 第19-45页 |
一、节奏 | 第19-23页 |
1.模糊强弱规则的节奏 | 第19-21页 |
2.频繁更替的多种节拍 | 第21-23页 |
二、结构 | 第23-38页 |
1.段落结构关系的分析 | 第24-34页 |
2.音乐材料发展的手法 | 第34-38页 |
三、调式与调性 | 第38-45页 |
1.双调性 | 第38-43页 |
2.多样化调式 | 第43-45页 |
第三节 不协和音响下的原始文化 | 第45-47页 |
第三章 结语 | 第47-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附录一《春之祭》首演主创人员名单 | 第54-55页 |
附录二《春之祭》自问世以来重演、改编的不同版本 | 第55-56页 |
附录三《春之祭》铜管与木管的乐器编配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