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Web应用程序脆弱性自动化分析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8-19页
    1.1 引言第8页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8-13页
    1.3 国内外的研究和发展状况第13-16页
        1.3.1 国外研究和发展状况第13-15页
        1.3.2 国内研究和发展状况第15-16页
    1.4 课题研究内容第16-17页
    1.5 论文内容安排第17-18页
    1.6 本章小节第18-19页
2 Web应用程序脆弱性概述第19-29页
    2.1 网页数据恶意篡改与注入第19-22页
        2.1.1 Get请求篡改第19页
        2.1.2 Post请求篡改第19-20页
        2.1.3 网页隐藏字段篡改第20页
        2.1.4 HTTP消息头注入第20-21页
        2.1.5 Cookie注入第21-22页
    2.2 用户输入未过滤第22-26页
        2.2.1 SQL注入第22-23页
        2.2.2 XSS第23-26页
    2.3 其他类型漏洞第26-28页
        2.3.1 访问控制漏洞第26-27页
        2.3.2 路径遍历漏洞第27-28页
        2.3.3 文件包含漏洞第28页
        2.3.4 跨站请求伪造第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3 SQL注入与XSS漏洞发现与利用第29-37页
    3.1 SQL注入漏洞的发现与利用第29-34页
    3.2 XSS漏洞的发现与利用第34-36页
        3.2.1 反射型XSS漏洞的发现与利用第34-35页
        3.2.2 存储型XSS漏洞的发现与利用第35页
        3.2.3 基于DOM的XSS漏洞的发现与利用第35-36页
    3.3 本章小结第36-37页
4 Web应用响应分析算法研究与设计第37-46页
    4.1 关键字响应分析算法概述第37页
    4.2 反向响应提取算法第37-38页
    4.3 检查函数分析第38-40页
    4.4 自学习响应分析算法设计第40-43页
    4.5 响应分析算法测试第43-45页
    4.6 对比分析第45页
    4.7 本章小结第45-46页
5 系统设计与实现第46-55页
    5.1 爬虫模块第47-49页
    5.2 内容分析模块第49-50页
    5.3 渗透测试模块第50-52页
    5.4 响应分析模块第52-53页
    5.5 数据库设计第53-54页
    5.6 本章小结第54-55页
6 系统测试第55-61页
    6.1 系统启动界面第55-56页
    6.2 爬虫模块测试第56-57页
    6.3 内容分析模块第57-58页
    6.4 系统测试第58-60页
    6.5 本章小结第60-61页
总结与展望第61-62页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总结如下第61页
    下一步工作展望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附录 1第66-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LK公司采购与付款内部控制评价与优化研究
下一篇:A海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与改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