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前言 | 第7-11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提问是一种古老的教学方法 | 第7页 |
·目前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提问现状 | 第7-8页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8-9页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0-11页 |
·研究的思路 | 第10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0-11页 |
第2章 课堂提问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2.1 课堂提问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国外课堂提问的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国内课堂提问的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2.2 总结与反思 | 第14-16页 |
第3章 课堂提问的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3.1 多元智能理论 | 第16页 |
§3.2 启发性教学理论 | 第16-17页 |
§3.3 认知学习论 | 第17页 |
§3.4 创新教育理论 | 第17-18页 |
第4章 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界定和原则 | 第18-21页 |
§4.1 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界定 | 第18页 |
§4.2 课堂提问必须遵循的原则 | 第18-21页 |
·遵循目的性原则——精心设计 | 第18-19页 |
·遵循科学性原则——难易适度 | 第19页 |
·遵循趣味性原则——新颖别致 | 第19页 |
·遵循灵活性原则——因势利导 | 第19页 |
·遵循启发性原则——循循善诱 | 第19页 |
·遵循鼓励性原则——正确评价 | 第19-20页 |
·遵循广泛性原则——面向全体 | 第20页 |
·遵循针对性原则——因材施教 | 第20页 |
·遵循适量性原则——适量适度 | 第20-21页 |
第5章 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 第21-50页 |
§5.1 研究的设计 | 第21-22页 |
·研究的思路 | 第21页 |
·研究工具和方法的制定 | 第21-22页 |
·研究样本的选取 | 第22页 |
§5.2 研究的实施 | 第22-37页 |
·一节初中九年级数学(代数)课的课堂提问及其有效性分析 | 第22-28页 |
·一节初中九年级数学(几何)课的课堂提问及其有效性分析 | 第28-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一节初中八年级数学(代数)课的课堂提问的师生课堂问答的行为及其有效性分析 | 第33-37页 |
§5.3 教师访谈分析 | 第37-43页 |
·初中数学教师关于课堂提问的基本理念 | 第37-39页 |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概况 | 第39-41页 |
·初中数学教师如何处理学生的回答 | 第41-42页 |
·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提问质疑的基本观念 | 第42页 |
·教师对课堂有效提问的理解及课后反思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页 |
§5.4 总结与反思 | 第43-50页 |
·初中数学教师对于课堂提问的目标不明确 | 第43-44页 |
·教师在上课前对提问的准备不充分 | 第44-48页 |
·教师希望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可是学生却几乎没有问题可问 | 第48页 |
·教师对有效提问的认识很片面,课堂提问后不及时进行有效的反思 | 第48-50页 |
第6章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 第50-58页 |
§6.1 课堂提问有效性提问中关于备人的策略 | 第50-51页 |
·备教师---对教师的要求 | 第50-51页 |
·备学生----对学生的要求 | 第51页 |
§6.2 备提问----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提问的有效性策略的构建 | 第51-56页 |
·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目标 | 第51-52页 |
·课堂提问要精心准备 | 第52-53页 |
·课堂上提问时要采取的有效策略 | 第53-55页 |
·提问后要及时地进行反思 | 第55-56页 |
§6.3 课堂提问要注意的问题 | 第56-58页 |
·习惯性无意义提问 | 第56页 |
·偏离集体式提问 | 第56页 |
·评价缺失性提问 | 第56页 |
·缺乏导向性提问 | 第56页 |
·惯性思维提问 | 第56页 |
·环节密集式提问 | 第56页 |
·背景缺失性提问 | 第56页 |
·答案控制性提问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附录 | 第60-66页 |
附录一: 案例一一节初中九年级数学(代数)课的课堂提问及其编码 | 第60-62页 |
附录二: 案例二一节初中九年级数学(几何)课的课堂提问及其编码 | 第62-64页 |
附录三: 案例三用编码表将一节数学课中教师与学生问答行为进行了记录 | 第64-66页 |
读硕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