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前言 | 第8-12页 |
·问题提出的背景 | 第8-10页 |
·理论依据 | 第8-9页 |
·现实需要 | 第9-10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21页 |
·数学元认知研究概述 | 第12-17页 |
·元认知的意义和价值 | 第12-15页 |
·数学解题中元认知成分概述 | 第15-17页 |
·元认知对数学解题的意义和价值 | 第17-21页 |
·数学元认知知识的基础作用 | 第17-19页 |
·数学元认知监控的监控作用 | 第19-20页 |
·数学元认知体验的调节作用 | 第20-21页 |
第3章 培养高三文科生数学解题中的元认知的教学策略 | 第21-44页 |
·在数学基本知识学习中强化元认知知识 | 第21-23页 |
·在数学概念学习中发展元认知知识 | 第21-22页 |
·在数学定理学习中培养元认知知识 | 第22-23页 |
·利用波利亚提示语导向元认知监控 | 第23-30页 |
·自我提示和反思导向自我监控 | 第23-25页 |
·优化解题方法和解题过程培养元认知监控 | 第25-27页 |
·利用目标激励和目标强化培养元认知监控 | 第27-28页 |
·借助出声思维提高元认知监控 | 第28-30页 |
·做好题后反思优化元认知策略 | 第30-38页 |
·引导学生反思审题过程、深入理解题意 | 第31-32页 |
·引导学生反思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 | 第32-33页 |
·引导学生反思数学思维活动对象 | 第33-36页 |
·引导学生纠错反思 | 第36-38页 |
·在教学中渗透数学美增强元认知体验 | 第38-44页 |
·渗透数学美的简洁性 | 第38-39页 |
·渗透数学美的和谐性 | 第39-40页 |
·渗透数学美的对称性 | 第40-41页 |
·渗透数学美的奇异性 | 第41-44页 |
第4章 培养高三文科生数学解题中的元认知的实验研究 | 第44-49页 |
·实验方法 | 第44页 |
·实验目的与假设 | 第44页 |
·实验对象概况 | 第44页 |
·实验材料 | 第44页 |
·实验设计 | 第44-45页 |
·实验的模式 | 第44页 |
·实验的自变量特征 | 第44-45页 |
·实验的因变量特征 | 第45页 |
·实验的无关变量的控制 | 第45页 |
·实验过程 | 第45页 |
·实验准备阶段 | 第45页 |
·实验时间与次数 | 第45页 |
·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第45页 |
·实验结果 | 第45-46页 |
·学生数学解题中的元认知水平各个因素的差异比较 | 第45-46页 |
·学生数学成绩的差异比较 | 第46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学生元认知水平得到提高 | 第46-47页 |
·学生学习成绩得到提高 | 第47页 |
·实验结果的总体情况 | 第47页 |
·学生元认知水平和学习成绩得到提高的讨论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第5章 个案研究 | 第49-64页 |
·个案分析 | 第49-64页 |
第6章 反思和展望 | 第64-66页 |
·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是当务之急 | 第64页 |
·运用可行的教学策略能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 | 第64页 |
·坚持长期与短期的有机结合 | 第64页 |
·坚持理论和实践紧密相结合 | 第64页 |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附录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