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压滴管炉煤热解实验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6-26页 |
1.2.1 煤热解动力学方面 | 第16-22页 |
1.2.2 煤热解条件与煤的气化活性 | 第22-23页 |
1.2.3 滴管炉的研究现状 | 第23-26页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实验装置和方法 | 第27-32页 |
2.1 加压滴管炉装置介绍 | 第27-31页 |
2.1.1 加压滴管炉主体部分 | 第27-29页 |
2.1.2 其他分析装置 | 第29-31页 |
2.2 实验用煤的分析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加压滴管炉煤热解实验的实验准备 | 第32-37页 |
3.1 实验台调试 | 第32-34页 |
3.1.1 给料装置调试 | 第32-33页 |
3.1.2 炉体升温升压、保温保压测试 | 第33-34页 |
3.2 实验流程设计 | 第34-35页 |
3.2.1 实验过程简介 | 第34-35页 |
3.2.2 产物收集及处理过程简介 | 第35页 |
3.3 实验工况选择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加压滴管炉热解产物的分析与对比 | 第37-52页 |
4.1 压力对不同温度快速热解产物的影响 | 第37-43页 |
4.1.1 热解煤焦工业分析 | 第37-39页 |
4.1.2 热解气成分分析 | 第39-40页 |
4.1.3 焦油成分分析 | 第40-43页 |
4.2 氢气气氛对不同温度热解产物的影响 | 第43-49页 |
4.2.1 热解煤焦工业分析 | 第43-45页 |
4.2.2 煤焦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分析 | 第45-46页 |
4.2.3 热解气成分分析 | 第46-47页 |
4.2.4 焦油成分对比 | 第47-49页 |
4.3 煤焦掺混氧化钙的热解产物分析 | 第49-51页 |
4.3.1 热解气成分分析 | 第49-50页 |
4.3.2 焦油成分对比 | 第50-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半焦的气化反应活性 | 第52-60页 |
5.1 引言 | 第52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52页 |
5.3 气化反应性分析 | 第52-56页 |
5.4 热解焦气化动力学模型的拟合 | 第56-5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0-64页 |
6.1 本文总结 | 第60-61页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61-64页 |
附录: 焦油成分分析数据 | 第64-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