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

亚洲金融合作中的美国要因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0-19页
    0.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0-13页
        0.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0.1.2 选题意义第11-13页
    0.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第13-16页
        0.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0.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0.3 研究方法第16-17页
        0.3.1 历史分析法第17页
        0.3.2 案例分析法第17页
    0.4 创新点和难点第17-19页
1 亚洲金融合作的理论基础第19-26页
    1.1 国际合作论第19-21页
        1.1.1 合作论的缘起及内涵第19-20页
        1.1.2 合作论的核心观点第20-21页
    1.2 霸权及其相关理论第21-24页
        1.2.1 霸权的内涵第21-23页
        1.2.2 金融霸权的具体内容第23-24页
    1.3 亚洲金融危机对金融合作的影响第24-26页
        1.3.1 亚洲金融合作走向世界舞台第24页
        1.3.2 亚洲金融合作发展威胁美国的存在第24-26页
2 美方对亚洲金融合作的态度第26-37页
    2.1 美方对亚洲金融合作态度的积极性第26-29页
        2.1.1 新宫泽构想第26-27页
        2.1.2 “马尼拉框架”小组第27-28页
        2.1.3 福冈“中日韩”框架第28-29页
    2.2 美方对亚洲金融合作态度的消极性第29-30页
        2.2.1 亚洲货币基金第29-30页
        2.2.2 亚洲投资银行第30页
    2.3 美方对亚洲金融合作态度的模糊性第30-37页
        2.3.1 清迈协议第31-32页
        2.3.2 亚洲外汇区域储备库第32-33页
        2.3.3 亚洲债券市场第33-34页
        2.3.4 丝路基金与亚投行第34-37页
3 美方干预亚洲金融合作的态度分析及具体手段第37-46页
    3.1 美方态度的特点与利益基础第37-39页
        3.1.1 美方态度的特点第37-38页
        3.1.2 大国主导的霸权思维第38页
        3.1.3 经济利益的追逐第38-39页
    3.2 美方干预的工具——以IMF为例第39-42页
        3.2.1 IMF的概况第39-40页
        3.2.2 IMF与美国第40-41页
        3.2.3 IMF干预的具体表现和行动第41-42页
    3.3 美方干预的措施——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第42-45页
        3.3.1 TPP中的金融解读第42-43页
        3.3.2 加入TPP的亚洲国家第43-44页
        3.3.3 TPP对于亚洲金融合作的影响第44-45页
    3.4 特朗普的新经济政策第45-46页
        3.4.1 由多边转向双边政策第45页
        3.4.2 特朗普时代美国对中国的干预第45-46页
4 中国应对美方干预亚洲金融合作的策略第46-52页
    4.1 区域合作与双边合作层面的应对第46-49页
        4.1.1 人民币区域化的正面回击第46-47页
        4.1.2 加强与东盟国家的金融合作第47页
        4.1.3 加强与日、韩的金融合作第47-48页
        4.1.4 加强与中亚五国的金融合作第48-49页
    4.2 国家战略层面的应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回应第49-50页
        4.2.1 继续推进亚投行发展第49页
        4.2.2 丝路基金的支撑第49-50页
    4.3 金融合作多元化第50-52页
        4.3.1 中小型银行的助力——亚洲金融合作联盟第50页
        4.3.2 互联网金融的助力第50-52页
结语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62页
致谢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国对中国有关“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的研究评析
下一篇:海洋法视阈下北极外大陆架划界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