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4页 |
0.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0.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0.1.2 选题意义 | 第9页 |
0.2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0.2.1 国外对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0.2.2 国内对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0.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2-13页 |
0.4 创新与不足 | 第13-14页 |
1 “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的含义及提出背景 | 第14-21页 |
1.1 “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的含义 | 第14-16页 |
1.2 美国关注“反介入/区域拒止”威胁的基本背景 | 第16-21页 |
1.2.1 冷战后美国绝对军事实力的下降 | 第16-17页 |
1.2.2 固有军事体系难以适应非对称作战 | 第17-18页 |
1.2.3 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使用门槛的降低 | 第18-21页 |
2 美国将“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威胁指向中国 | 第21-26页 |
2.1 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威胁的提出 | 第21-23页 |
2.2 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威胁的具象化 | 第23-26页 |
3 美国对中国发展“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的动因分析 | 第26-37页 |
3.1 应对和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 | 第26-28页 |
3.1.1 维护领土主权与反侵略 | 第26-27页 |
3.1.2 保障国家的长远战略利益 | 第27-28页 |
3.2 基于对敌我实力的具体对比分析 | 第28-31页 |
3.2.1 对中国军事力量弱点的分析 | 第28-29页 |
3.2.2 对美国军事科技优势的分析 | 第29页 |
3.2.3 对美国军事弱点的认识 | 第29-31页 |
3.3 对传统作战思想和军事战略原则的延续 | 第31-34页 |
3.4 军事技术进步对传统海权优势的削弱 | 第34-37页 |
4 美国对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的评估 | 第37-46页 |
4.1 美国对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实施方式的评估 | 第37-42页 |
4.1.1 重点打击敌人的关键节点 | 第37-41页 |
4.1.2 削弱对手持续进攻的能力 | 第41-42页 |
4.2 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对美国的影响 | 第42-46页 |
4.2.1 失去干涉和介入地区冲突的能力 | 第42-43页 |
4.2.2 削弱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领导力 | 第43-44页 |
4.2.3 对美国全球霸权的动摇 | 第44-46页 |
结束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