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1-21页 |
1.1 我国苹果营养与施肥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1.1 苹果的养分需求特性 | 第12-13页 |
1.1.2 我国苹果园施肥现状 | 第13-14页 |
1.2 适宜氮素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4-15页 |
1.3 缓控释肥的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1.3.1 缓控释肥的发展 | 第15-16页 |
1.3.2 缓控释肥料的标准 | 第16页 |
1.3.3 缓控释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第16-17页 |
1.3.4 缓控释肥养分释放机理研究 | 第17-18页 |
1.4 袋控缓释肥在果树上的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5 ~(15)N示踪技术在果树生产上的应用 | 第19-20页 |
1.6 本试验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5页 |
2.1 试材与处理 | 第21-23页 |
2.1.1 不同硝态氮供应水平对平邑甜茶生长及氮素吸收、利用和分配特性的影响 | 第21-22页 |
2.1.2 袋控肥对苹果氮素的吸收、利用特性 | 第22-23页 |
2.1.2.1 袋控缓释肥对苹果~(15)N-氮素吸收利用和损失的影响 | 第22页 |
2.1.2.2 袋控缓释肥对苹果植株生长及土壤Nmin分布的影响 | 第22-23页 |
2.2 采样及测定方法 | 第23页 |
2.2.1 植株样品测定 | 第23页 |
2.2.2 各指标测定方法 | 第23页 |
2.3 计算公式 | 第23-24页 |
2.4 数据处理 | 第24-2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41页 |
3.1 不同硝态氮供应水平对平邑甜茶生长及氮素吸收、利用和分配特性的影响 | 第25-31页 |
3.1.1 不同硝态氮供应水平对平邑甜茶叶绿素、叶面积、叶片总氮量的影响 | 第25页 |
3.1.2 不同硝态氮供应水平对平邑甜茶生物量的影响 | 第25-26页 |
3.1.3 不同硝态氮供应水平对平邑甜茶的根系形态的影响 | 第26页 |
3.1.4 不同硝态氮供应水平对平邑甜茶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26-27页 |
3.1.5 不同硝态氮供应水平对平邑甜茶幼苗NR活性的影响 | 第27-28页 |
3.1.6 不同硝态氮供应水平对平邑甜茶各器官Ndff%的影响 | 第28-29页 |
3.1.7 不同硝态氮供应水平对平邑甜茶氮素利用率影响 | 第29-30页 |
3.1.8 不同硝态氮供应水平下对平邑甜茶各器官~(15)N分配率的影响 | 第30页 |
3.1.9 不同硝态氮供应水平对平邑甜茶根系Ca~(2+)的吸收速率的影响 | 第30-31页 |
3.2 袋控缓释肥对苹果~(15)N-氮素吸收利用和损失的影响 | 第31-36页 |
3.2.1 不同施肥处理对不同时期叶片的Ndff(%)值的影响 | 第31-32页 |
3.2.2 不同施肥处理对各器官Ndff(%)值的影响 | 第32页 |
3.2.3 不同施肥处理对植株氮素吸收及利用的影响 | 第32-33页 |
3.2.4 不同施肥处理对果实成熟期苹果各器官~(15)N分配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3.2.5 不同施肥处理对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 第34页 |
3.2.6 不同施肥处理对不同时期土壤~(15)N残留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3.2.7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15)N总残留及损失的影响 | 第35-36页 |
3.3 袋控缓释肥对苹果植株生长及土壤Nmin分布的影响 | 第36-41页 |
3.3.1 不同施肥处理对果实成熟期叶面积、叶绿素和叶片全氮量的影响 | 第36页 |
3.3.2 不同施肥处理对苹果细根根系活力和保护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36-39页 |
3.3.3 不同施肥处理对苹果园土壤Nmin分布的影响 | 第39-41页 |
4 讨论 | 第41-45页 |
4.1 平邑甜茶适宜供氮浓度研究 | 第41-43页 |
4.2 袋控缓释肥氮素释放方式对苹果~(15)N-氮素吸收利用和损失的影响 | 第43-45页 |
5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