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计量分析--以杭州市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目录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2章 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第16-30页
   ·概念描述第16-19页
     ·生产性服务业第16-17页
     ·物流与制造业物流第17-18页
     ·协调第18-19页
   ·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思想根源第19-30页
     ·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第19-20页
     ·交易费用(Transaction Costs)第20-23页
     ·合作博弈论(Cooperative Games Theory)第23-26页
     ·协同学(Synergetics)第26-30页
第3章 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第30-37页
   ·现有相关指标体系及其不足第30-31页
   ·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第31-37页
     ·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第31-32页
     ·指标体系建立的思路第32-34页
     ·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解释第34-37页
第4章 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模型构建第37-46页
   ·指标评价方法第37-38页
   ·协调度求解方法选择第38-41页
   ·模型构建第41-46页
第5章 杭州市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第46-73页
   ·杭州市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概况第46-47页
   ·数据PCA处理第47-56页
   ·数据GRA处理第56-60页
   ·变量调控仿真第60-66页
   ·结果分析第66-69页
   ·相关建议第69-73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73-76页
   ·总结第73-74页
   ·展望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2页
附录1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2页
附录2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课题和项目第82-83页
致谢第83-84页
附图第84-85页
附表第85-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集成商控制对CoPS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下一篇: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规制制度变迁分析--基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