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集成商控制对CoPS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1 绪论第10-20页
   ·研究背景第10-14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4-16页
     ·研究目的第14-15页
     ·研究意义第15-16页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6-17页
     ·研究内容第16页
     ·研究方法第16-17页
   ·主要创新点第17-18页
   ·论文的结构安排第18-20页
2 文献综述第20-35页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管理理论第20-24页
     ·复杂产品系统的概念、特点及研究现状第20-22页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管理研究内容第22-23页
     ·我国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管理面临的严峻问题第23-24页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24-29页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第24-25页
     ·技术创新的利益相关者分类第25-26页
     ·利益相关者与技术创新第26-28页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项目中的利益相关者第28-29页
   ·项目控制理论第29-31页
     ·控制与项目控制的涵义第29页
     ·项目的正式与非正式控制第29页
     ·控制与绩效关系第29-30页
     ·传统项目管理与控制理论第30-31页
     ·复杂产品系统项目控制理论第31页
   ·系统集成与系统集成商第31-33页
     ·复杂产品系统系统集成及其特点第31-32页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系统集成商的核心作用第32-33页
   ·文献评述第33-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3 研究假设的提出第35-43页
   ·本研究拟探索的方向第35-37页
   ·研究假设的提出第37-42页
     ·集成商控制对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绩效的影响第37-38页
     ·集成商控制对利益相关者关系状态的影响第38页
     ·利益相关者关系状态对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影响第38-39页
     ·集成商控制对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影响机制:利益相关者关系状态的中介作用第39-41页
     ·环境动态性对集成商控制与CoPS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第41-42页
   ·研究的概念模型第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4 问卷设计和预测试第43-53页
   ·变量含义及其度量第43-46页
     ·集成商控制的界定和测量第43-44页
     ·利益相关者关系状态的界定和测量第44页
     ·CoPS创新绩效的界定和测量第44-45页
     ·环境动态性的界定和测量第45-46页
   ·访谈法与专家意见法第46-47页
   ·问卷预测试第47-52页
     ·预测试问卷效度与信度评价第47-48页
     ·预测试的收敛效度评价第48-50页
     ·预测试的区分效度评价结果第50-51页
     ·预测试的信度评价结果第51-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5 数据收集与评估第53-57页
   ·数据收集第53-54页
     ·被试者的选择第53页
     ·数据的收集第53-54页
     ·样本量的确定第54页
   ·正式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第54-56页
     ·信度检验第54-55页
     ·效度检验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6 假设检验与结果分析第57-95页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57页
   ·控制变量影响的方差分析第57-61页
     ·项目特征变量的影响分析第58-60页
     ·项目团队特征变量的影响分析第60-61页
   ·考虑控制变量影响的回归分析第61-75页
     ·利益相关者关系状态的回归分析第62-66页
     ·CoPS创新绩效的回归分析第66-75页
   ·利益相关者关系状态对集成商控制与CoPS创新绩效关系的中介作用第75-86页
     ·多样性对正式控制与CoPS创新绩效关系的中介作用模型及判定第76-78页
     ·多样性对非正式控制与CoPS创新绩效关系的中介作用模型及判定第78-81页
     ·互赖性对正式控制与CoPS创新绩效关系的中介作用模型及判定第81-83页
     ·互赖性对非正式控制与CoPS创新绩效关系的中介作用模型及判定第83-86页
   ·环境动态性对集成商控制与CoPS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第86-92页
     ·环境动态性对正式控制与CoPS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第86-89页
     ·环境动态性对非正式控制与CoPS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第89-92页
   ·研究结果第92-94页
   ·本章小结第94-95页
7 结论与管理对策第95-103页
   ·研究结论与讨论第95-99页
   ·管理对策第99-101页
   ·研究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第101-103页
致谢第103-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11页
附录1:正式调查问卷第111-115页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115-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确定性环境下的战略柔性对成长型中小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浙江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计量分析--以杭州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