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农用化学物质、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除草剂精噁唑禾草灵和2,6-甲乙基苯胺的微生物降解机制研究

摘要第10-13页
ABSTRACT第13-16页
符号与缩略语说明第17-19页
前言第19-2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21-47页
    1 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第21-28页
        1.1 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的作用机理与生态毒理第21页
        1.2 精噁唑禾草灵在环境中的归宿第21-24页
        1.3 精噁唑禾草灵的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第24-28页
    2 氯代乙酰胺类除草剂第28-36页
        2.1 氯乙酰胺类除草剂的作用机理与生态毒理第28-30页
        2.2 氯乙酰胺类除草剂在环境中的归宿第30-33页
        2.3 苯胺类化合物的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第33-36页
    参考文献第36-47页
第二章 精噁唑禾草灵的微生物代谢途径及其水解酶基因的克隆第47-89页
    第一节 精噁唑禾草灵的微生物降解途径分析第47-5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7-49页
            1.1 培养基与仪器第47页
            1.2 精噁唑禾草灵的检测方法第47-48页
            1.3 精噁唑禾草灵降解菌群的富集第48页
            1.4 精噁唑禾草灵代谢中间产物的鉴定第48-49页
            1.5 精噁唑禾草灵及中间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测定第49页
            1.6 数据分析第4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9-55页
            2.1 精噁唑禾草灵降解菌群W1的富集第49-50页
            2.2 菌群W1降解精噁唑禾草灵的动力学曲线第50页
            2.3 精噁唑禾草灵代谢中间产物的鉴定第50-52页
            2.4 菌群W1对代谢中间产物的降解第52-54页
            2.5 精噁唑禾草灵及代谢中间产物的除草活性测定第54-55页
        3 讨论第55-56页
    第二节 菌群W1的降解特性及细菌组成分析第56-6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6-60页
            1.1 培养基与试剂第56页
            1.2 菌群W1对精噁唑禾草灵的降解特性第56-57页
            1.3 菌群W1的细菌组成分析第57-6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0-64页
            2.1 菌群W1对精噁唑禾草灵的降解特性第60-61页
            2.2 菌群W1对其他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的降解第61-62页
            2.3 菌群W1中优势细菌的鉴定第62-64页
        3 讨论第64-66页
    第三节 精噁唑禾草灵酯酶基因的克隆与酶学特性研究第66-8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6-72页
            1.1 菌株、质粒与引物第66页
            1.2 培养基与试剂第66-67页
            1.3 精噁唑禾草灵的代谢产物鉴定第67页
            1.4 菌株DL-2基因组文库的构建第67页
            1.5 精噁唑禾草灵酯酶基因afeH重组表达菌株的构建第67-70页
            1.6 重组酯酶rAfeH的诱导表达与纯化第70页
            1.7 重组酯酶rAfeH的酶学特性第70-72页
            1.8 序列分析软件与在线分析网址第7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2-84页
            2.1 菌株DL-2降解FE的动力学曲线及代谢产物的鉴定第72-73页
            2.2 菌株DL-2基因组文库的构建第73-74页
            2.3 精噁唑禾草灵酯酶AfeH的氨基酸序列分析第74-75页
            2.4 精噁唑禾草灵酯酶AfeH的蛋白结构模拟第75-76页
            2.5 表达菌株E.coli BL21(DE3-pET29a-afeH)的功能验证第76-77页
            2.6 重组酯酶rAfeH的诱导表达与纯化第77-79页
            2.7 重组酯酶rAfeH的酶学特性研究第79-84页
        3 讨论第84-85页
    本章小结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89页
第三章 6-氯苯并噁唑酮的微生物降解机制第89-127页
    第一节 菌株Pigmentiphaga sp.DL-8代谢CDHB的途径及基因组框架图测序第89-9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9-91页
            1.1 培养基与试剂第89页
            1.2 菌株DL-8降解CDHB的动力学第89页
            1.3 菌株DL-8降解CDHB的产物鉴定及降解底物谱测定第89-90页
            1.4 菌株DL-8基因组测序第90-9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91-95页
            2.1 菌株DL-8降解CDHB的动力学曲线第91-92页
            2.2 菌株DL-8降解CDHB的中间产物鉴定第92-94页
            2.3 菌株DL-8对其他苯环类化合物的降解能力第94页
            2.4 菌株Pigmentiphaga sp. DL-8基因组框架图测序第94-95页
        3 讨论第95-97页
    第二节 CDHB水解酶的纯化及酶学特性研究第97-10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97-101页
            1.1 试剂与仪器第97页
            1.2 菌株Pigmentiphaga sp. DL-8粗酶液的制备第97页
            1.3 酶活力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第97-98页
            1.4 CDHB水解酶的纯化和鉴定流程第98-99页
            1.5 CDHB水解酶酶学特性研究第99-10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01-107页
            2.1 CDHB水解酶CbaA的纯化第101页
            2.2 SDS-PAGE电泳及酶谱分析第101-102页
            2.3 CDHB水解酶CbaA肽指纹图谱分析第102-103页
            2.4 菌株DL-8基因组中CbaA氨基酸序列的检索第103-104页
            2.5 CDHB水解酶CbaA的酶学特性研究第104-107页
        3 讨论第107-109页
    第三节 CDHB水解酶基因cbaA的克隆与功能验证第109-12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09-113页
            1.1 菌株、质粒和引物第109-110页
            1.2 培养基与试剂第110页
            1.3 CbaA氨基酸序列分析第110页
            1.4 cbaA基因全长和同源重组同源臂的扩增第110-111页
            1.5 表达载体pET-cbaA的构建与功能验证第111页
            1.6 重叠延伸PCR定点突变cbaA第111页
            1.7 Pigmentiphaga sp. DL-8中cbaA基因敲除和突变菌株功能验证第111-11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13-120页
            2.1 CbaA氨基酸序列与蛋白质结构分析第113-115页
            2.2 重组酶rCbaA的诱导表达第115-116页
            2.3 E.coli BL21(DE3-pET-cbaA)静息细胞对底物的转化第116-117页
            2.4 突变表达菌株静息细胞活性检测第117-118页
            2.5 Pigmentiphaga sp. DL-8中cbaA基因的敲除及功能验证第118-119页
            2.6 Pigmentiphaga sp. DL-8中2A5CP代谢基因簇的挖掘第119-120页
        3 讨论第120-121页
    本章小结第121-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27页
第四章 MEA的微生物代谢途径及降解基因定位第127-149页
    第一节 菌株Sphingobium sp.MEA3-1降解MEA的途径分析第127-13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27-129页
            1.1 培养基与试剂第127-128页
            1.2 Sphingobium sp. MEA3-1突变型的分离鉴定第128页
            1.3 野生型和突变型菌株的降解底物谱测定第128页
            1.4 野生型和突变型菌株降解MEA的中间产物鉴定第128-12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29-135页
            2.1 突变型菌株的分离鉴定第129-130页
            2.2 野生型与突变型菌株的降解底物谱测定第130-132页
            2.3 野生型和突变型菌株降解MEA的中间产物鉴定第132-134页
            2.4 菌株MEA3-1降解MEA的上游代谢途径分析第134-135页
        3 讨论第135-137页
    第二节 MEA降解相关基因的研究第137-14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37-140页
            1.1 培养基与试剂第137页
            1.2 细胞色素P450抑制剂对MEA降解的影响第137页
            1.3 4-OH-DMA水溶液中氨氮的释放第137页
            1.4 野生型与突变型菌株大质粒提取第137-138页
            1.5 野生型与突变型菌株蛋白质的提取第138页
            1.6 野生型与突变型菌株蛋白质组的双向电泳第138-139页
            1.7 野生型与突变型差异蛋白质的肽指纹图谱分析第139-14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40-144页
            2.1 细胞色素P450抑制剂对MEA降解的影响第140页
            2.2 4-OH-DMA水溶液中氨氮的释放测定第140-141页
            2.3 野生型与突变型菌株大质粒提取第141-142页
            2.4 野生型与突变型菌株蛋白组的PAGE电泳第142页
            2.5 野生型与突变型菌株蛋白质组的双向电泳第142-143页
            2.6 菌株MEA3-1野生型与突变型差异蛋白点质谱分析第143-144页
        3 讨论第144-145页
    本章小结第145-146页
    参考文献第146-149页
第五章 Sphingobium sp. MEA3-1基因组框架图测序及MEHQ单加氧酶基因的克隆第149-175页
    第一节 菌株Sphingobium sp. MEA3-1基因组框架图测序第149-15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49-152页
            1.1 培养基与试剂第149页
            1.2 菌株基因组DNA和质粒组DNA的提取第149-150页
            1.3 菌株MEA3-1基因组和质粒组测序第150页
            1.4 MEA3-1中野生型大质粒环状序列拼接第150-15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52-155页
            2.1 基因组和质粒组样品的制备和检测第152页
            2.2 基因组和质粒组测序和组装第152-153页
            2.3 菌株MEA3-1基因组和质粒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153-154页
            2.4 Contigs两端reads的提取第154页
            2.5 Gaps closed第154-155页
            2.6 Circle graph第155页
        3 讨论第155-159页
    第二节 MEHQ单加氧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验证第159-17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59-164页
            1.1 菌株、质粒和引物第159-160页
            1.2 野生型和突变型菌株蛋白差异点的定位第160页
            1.3 MEHQ单加氧酶meaBA的功能验证第160-161页
            1.4 MEHQ单加氧酶meaBA在大肠杆菌中重组表达第161页
            1.5 MEHQ单加氧酶meaBA转录情况分析第161-16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64-170页
            2.1 蛋白差异点在基因组中的定位第164页
            2.2 大质粒pMEA02丢失片段分析第164-165页
            2.3 MeaBA氨基酸序列分析第165-167页
            2.4 MEHQ单加氧酶meaBA的功能验证第167-168页
            2.5 MEHQ单加氧酶meaBA的重组表达第168-169页
            2.6 MEHQ单加氧酶meaBA转录情况分析第169-170页
        3 讨论第170-171页
    本章小结第171-172页
    参考文献第172-175页
全文总结第175-177页
主要创新点第177-179页
下一步工作设想第179-181页
附录第181-18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第189-191页
致谢第191页

论文共1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久效磷降解菌株的分离、鉴定及降解机制研究
下一篇:3-苯氧基苯甲酸微生物分解代谢的调控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