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商标法论文

我国商标侵权认定法律问题研究--以兰建军诉天津小拇指公司商标侵权案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2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7-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0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8-9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9-10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0页
        1.3.1 研究思路第10页
        1.3.2 研究方法第10页
    1.4 创新点第10-12页
第二章 案情介绍第12-15页
    2.1 案情简析第12-13页
    2.2 一审观点第13页
    2.3 二审观点第13-14页
    2.4 本案争议焦点第14-15页
        2.4.1 被告的行为是否构成商标权中的混淆第14页
        2.4.2 被告使用的商标是否属于商标侵权中的近似商标第14-15页
第三章 本案主要涉及的法律问题分析第15-25页
    3.1 混淆作为商标侵权因素的认定第15-18页
        3.1.1 混淆可能性认定应当遵循的原则第15-17页
        3.1.2 混淆可能性之判定因素第17-18页
    3.2 近似商标与商标侵权的认定第18-21页
        3.2.1 判定商标近似性的原则第18-20页
        3.2.2 判定商标近似性的方法第20-21页
    3.3 近似商标与混淆可能性的逻辑关系第21-22页
    3.4 我国现行商标法律规定及缺陷第22-25页
        3.4.1 我国商标侵权认定标准的法律规定第22-23页
        3.4.2 我国商标法存在的缺陷第23-25页
第四章 域外法的相关规定及借鉴第25-28页
    4.1 域外的相关法律规定第25-27页
        4.1.1 美国联邦商标法第25-26页
        4.1.2 欧洲共同体商标法第26页
        4.1.3 台湾商标法第26页
        4.1.4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第26-27页
        4.1.5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第27页
    4.2 域外商标法对我国的启示第27-28页
第五章 完善我国商标权侵权认定问题的建议第28-32页
    5.1 完善商标侵权判定混淆规则的建议第28-30页
        5.1.1 立法上统一混淆可能性标准第28页
        5.1.2 完善混淆的基本类型第28-29页
        5.1.3 完善混淆可能性判定的因素第29-30页
    5.2 完善商标侵权判定近似规则的建议第30-32页
        5.2.1 完善驰名商标权利保护第30页
        5.2.2 建立在先权利的利益冲突解决机制第30-32页
结语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35页
致谢第35页

论文共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创业板专利信息披露法律问题研究--以西部创业板公司的数据为基础
下一篇:论民间借贷合同的法律效力和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