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态道德教育现状调查及教学实践途径研究--以生物学科为例
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9页 |
绪论 | 第9-2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问题缘起 | 第10-12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四、研究方法、思路与意义 | 第18-21页 |
第一章 初中生态道德教育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1-27页 |
一、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 | 第21-25页 |
二、初中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 | 第25页 |
三、初中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初中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27-31页 |
第一节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8-31页 |
第三章 初中生态道德教育现状 | 第31-55页 |
第一节 问卷调查概况 | 第31-33页 |
一、调查方法与对象 | 第31页 |
二、调查目的 | 第31-32页 |
三、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 | 第32-33页 |
第二节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33-52页 |
一、初中生的生态道德状况 | 第34-39页 |
二、初中教师的生态道德状况 | 第39-41页 |
三、初中教师对生态道德教育的价值认同情况 | 第41-44页 |
四、初中教师对生态道德教育内涵的理解情况 | 第44-48页 |
五、初中教师对生态道德教育目标的认识情况 | 第48-50页 |
六、初中教师的生态道德教育方式途径调查情况 | 第50-52页 |
第三节 原因分析 | 第52-55页 |
一、初中生的自身因素 | 第53页 |
二、外因环境因素 | 第53-55页 |
第四章 初中生态道德教育教学实践途径研究 | 第55-71页 |
第一节 挖掘课程提供初中生态道德教育之资源 | 第56-63页 |
一、挖掘课程标准为生态道德教育指明方向 | 第56-57页 |
二、挖掘课程教材为初中生态道德教育提供内容 | 第57-63页 |
第二节 选择多途径拓宽初中生态道德教育之路 | 第63-65页 |
一、在学科课程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 第63页 |
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生态道德教育 | 第63-64页 |
三、在校本课程中开设生态道德教育 | 第64页 |
四、在学校管理中实施生态道德教育 | 第64-65页 |
第三节 选择多方法丰富生态道德教育之法 | 第65-71页 |
一、讲授法与讨论法 | 第65-66页 |
二、问题探究法 | 第66-67页 |
三、生态道德主题活动 | 第67-69页 |
四、野外实践法 | 第69页 |
五、微视频法 | 第69-7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1-73页 |
附录1 | 第73-77页 |
附录2 | 第77-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个人简历 | 第85-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87-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