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发动机中带扩张角隔离段内的流场数值模拟
|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第7-9页 |
| 目次 | 第9-12页 |
| 1 绪论 | 第12-25页 |
| ·高超声速的定义与特点 | 第12-13页 |
| ·高超声速推进系统的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 ·冲压发动机隔离段 | 第15-18页 |
| ·冲压发动机进气道 | 第15-16页 |
| ·冲压发动机隔离段 | 第16-18页 |
| ·冲压发动机隔离段研究动态 | 第18-23页 |
| ·国内外冲压发动机研究概况 | 第18-19页 |
| ·国内外冲压发动机进气道研究概况 | 第19-21页 |
| ·国内外冲压发动机隔离段研究概况 | 第21-23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 2 数值计算方法与算例验证 | 第25-38页 |
| ·引言 | 第25-26页 |
| ·数学模型 | 第26-31页 |
| ·流动控制方程 | 第26-27页 |
| ·湍流的数值模拟与湍流模型 | 第27-29页 |
| ·近壁面处理方法 | 第29页 |
| ·流场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 第29-30页 |
| ·流体物理特性 | 第30-31页 |
| ·数值计算格式与求解方法 | 第31页 |
| ·几何建模与网格生成 | 第31-32页 |
| ·验证计算 | 第32-36页 |
| ·网格独立性考察 | 第36-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3 冲压发动机隔离段流场分析 | 第38-44页 |
| ·引言 | 第38页 |
| ·管道内的激波与边界层相互作用现象 | 第38-40页 |
| ·超声速内流中的激波串与伪激波 | 第40-42页 |
| ·激波串结构的形成过程分析 | 第42-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4 带扩张角的矩形截面隔离段 | 第44-49页 |
| ·引言 | 第44页 |
| ·带扩张角隔离段物理模型 | 第44-45页 |
| ·带扩张角隔离段计算网格 | 第45-46页 |
| ·隔离段边界条件设定 | 第46-48页 |
| ·隔离段实验工况 | 第46-47页 |
| ·隔离段计算条件设定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5 带扩张角隔离段的出口反压特性 | 第49-61页 |
| ·引言 | 第49页 |
| ·隔离段出口反压稳态变化特性 | 第49-55页 |
| ·计算条件 | 第49页 |
| ·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49-55页 |
| ·隔离段出口反压动态变化特性 | 第55-59页 |
| ·计算条件 | 第55页 |
| ·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55-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6 带扩张角隔离段的来流马赫数特性 | 第61-73页 |
| ·引言 | 第61页 |
| ·隔离段来流马赫数稳态变化特性 | 第61-66页 |
| ·计算条件 | 第61页 |
| ·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61-66页 |
| ·隔离段来流马赫数动态变化特性 | 第66-72页 |
| ·计算条件 | 第66-67页 |
| ·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67-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7 带扩张角隔离段的湍流边界层厚度特性 | 第73-83页 |
| ·引言 | 第73页 |
| ·隔离段湍流边界层厚度稳态变化特性 | 第73-77页 |
| ·计算条件 | 第73页 |
| ·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73-77页 |
| ·隔离段湍流边界层厚度动态变化特性 | 第77-81页 |
| ·计算条件 | 第77-78页 |
| ·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78-81页 |
|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 8 总结与展望 | 第83-86页 |
| ·结论 | 第83-84页 |
| ·未来研究展望 | 第84-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86-93页 |
| 作者简历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