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游走与建构--李安电影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1页 |
第一章 双重视域下的主题建构 | 第11-23页 |
第一节 对家庭伦理问题之思考 | 第11-15页 |
一 东方伦理情怀的呈现 | 第11-13页 |
二 西方道德价值的表达 | 第13-15页 |
第二节 对爱情之书写 | 第15-19页 |
一 传统的异性之爱 | 第16-17页 |
二 前卫的同性之爱 | 第17-19页 |
第三节 对人性之探讨 | 第19-23页 |
一 相生相克的爱与恨 | 第19-20页 |
二 相依相伴的生与死 | 第20-23页 |
第二章 约束与自由:父亲与女性形象分析 | 第23-29页 |
第一节 理想之父与变异之父 | 第23-25页 |
一 高尚、威严的理想之父 | 第23-24页 |
二 自私、暴力的变异之父 | 第24-25页 |
第二节 女性的隐忍与叛逆 | 第25-29页 |
一 隐忍的女性 | 第26-27页 |
二 叛逆的女性 | 第27-29页 |
第三章 视听语言的中体西用 | 第29-38页 |
第一节 构图:在对称中寻求多变 | 第29-31页 |
一 极具中国风味的对称式构图 | 第29-30页 |
二 有特殊作用的多变构图 | 第30-31页 |
第二节 色调:淡妆浓抹总相宜 | 第31-34页 |
一 冷暖色调,深化影片主题 | 第32-33页 |
二 塑造角色,叠化悲喜人生 | 第33-34页 |
第三节 音乐之美与语言之魅 | 第34-38页 |
一 音乐之美:乐随心动 | 第34-36页 |
二 语言之魅:言为心声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附录 | 第41-43页 |
后记(含致谢) | 第43-4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