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导论 被忽略的"风景":选题依据及研究设想 | 第8-12页 |
一 | 第8-9页 |
二 | 第9-12页 |
第一章 晋陕风景的描写与呈现 | 第12-30页 |
第一节 晋东南地貌民俗之凸显:赵树理小说的风景描写 | 第12-17页 |
一、人文景观的展现 | 第12-14页 |
二、对纯粹风景的放逐及其根源 | 第14-16页 |
三、晋东南地貌民俗之展现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新景新貌:马烽、西戎小说中的风景描写 | 第17-22页 |
一、新旧对比中的新景新貌 | 第17-20页 |
二、审美心理:党报的教育下 | 第20-22页 |
第三节 独具"情文"的景致:王汶石小说中的风景描写 | 第22-28页 |
一、讲究修辞的风景 | 第22-25页 |
二、文采修辞:革命文艺下的情与文 | 第25-28页 |
附表:山西陕西作家风景描写统计 | 第28-30页 |
第二章 河北风景的审美观照与艺术表现 | 第30-50页 |
第一节 "我"心中的风景:韩映山小说的风景描写 | 第30-37页 |
一、自在自足:自在自然中的纯自然风景 | 第30-33页 |
二、相映成趣:人化自然中的自然与人 | 第33-35页 |
三、审美心理动因:"我"心中的风景 | 第35-37页 |
第二节 牧歌与宣传之歌:刘绍棠小说的风景描写的悖谬 | 第37-44页 |
一、天真无邪与田园牧歌:从"趣"到"美" | 第38-40页 |
二、牧歌与宣传之歌:"政治意图"与"美"的纠结 | 第40-42页 |
三、自我与他者:两个挫折点与"风景"因素之变化 | 第42-44页 |
第三节 小小说中的微型景致:房树民、从维熙小说的风景描写 | 第44-50页 |
一、小景小事小小说 | 第45-47页 |
二、自足与自在:微型风景之成因 | 第47-50页 |
第三章 奇景奇人的描绘与边地风景的展现 | 第50-66页 |
第一节 奇景奇人:林斤澜小说的风景描写 | 第50-58页 |
一、不奇不言 | 第50-53页 |
二、淡处出奇 | 第53-55页 |
三、诗意的追求 | 第55-58页 |
第二节 时代风貌的展现:刘澍德小说的景物描写 | 第58-66页 |
一、冷暖有别的边地风景 | 第58-63页 |
二、"革命心"下的知识分子感恩 | 第63-66页 |
第四章 风景描写的整体格局、艺术功能及文学史意义 | 第66-77页 |
第一节 格局:两极化之中的统一 | 第66-70页 |
第二节 风景描写的文本建构意义 | 第70-74页 |
第三节 风景描写的文学史意义 | 第74-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附录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