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满彻《乡愁》作曲技法解读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引言 | 第6-10页 |
一、武满彻生平与创作 | 第6-7页 |
二、《乡愁》创作背景概述 | 第7-9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第一章 音高组织结构 | 第10-46页 |
一、核心细胞 | 第10-16页 |
二、纵向音高结构 | 第16-28页 |
(1) 三音细胞 | 第16-19页 |
(2) 基于全音阶的和弦 | 第19-26页 |
(3) 调性和弦 | 第26-28页 |
三、横向音高组织 | 第28-46页 |
(1) 主导旋律 | 第28-34页 |
(2) 其它素材 | 第34-39页 |
(3) 声部织体形态 | 第39-46页 |
第二章 节奏与节拍形态 | 第46-53页 |
一、节拍 | 第46-47页 |
二、速度 | 第47-50页 |
三、节奏型 | 第50-53页 |
第三章 配器手法 | 第53-65页 |
一、音色结构与布局 | 第53-59页 |
二、各种演奏记号赋予作品的丰富音色音响 | 第59-65页 |
第四章 结构分析 | 第65-73页 |
一、曲式结构 | 第65-67页 |
二、段落与句法 | 第67-73页 |
(1) 呈示性的第一部分 | 第67-69页 |
(2) 发展性的第二部分 | 第69-71页 |
(3) 总结性的第三部分 | 第71-73页 |
结语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6页 |
附录 武满彻作品分类目录 | 第76-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