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0-21页 |
·棉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 第10页 |
·棉酚的医药作用和毒理学作用 | 第10-11页 |
·绵羊棉酚中毒的症状 | 第11-12页 |
·棉酚中毒家畜的血细胞变化 | 第12页 |
·新疆地区棉副产品的棉酚含量 | 第12-13页 |
·新疆地区棉酚产品用作动物饲料的情况 | 第13-14页 |
·绵羊棉酚中毒实验 | 第14-17页 |
·绵羊棉酚中毒机理的研究 | 第17-18页 |
·IL-8 对嗜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和激活作用 | 第18页 |
·IL-8 的 MRNA 转录激活机制 | 第18-19页 |
·棉酚刺激体外培养白细胞的浓度 | 第19-20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多浪羊 IL-8 的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 | 第21-36页 |
·材料 | 第21-22页 |
·实验动物 | 第21页 |
·实验仪器 | 第21页 |
·实验试剂 | 第21-22页 |
·菌株和载体 | 第22页 |
·主要溶液配制 | 第22页 |
·方法 | 第22-26页 |
·采集多浪羊的静脉血 | 第22页 |
·分离 PBMC | 第22页 |
·设计和合成绵羊 IL-8 的引物 | 第22-23页 |
·提取总 RNA 及质量检测 | 第23页 |
·总 RNA 的提取步骤 | 第23页 |
·电泳检测总 RNA | 第23页 |
·总 RNA 逆转录成cDNA | 第23-24页 |
·PCR 扩增 IL-8 | 第24页 |
·目的条带的切胶回收 | 第24页 |
·克隆载体的构建和转导 E.coli DH 5α菌株 | 第24页 |
·菌液 PCR 鉴定 | 第24-25页 |
·质粒的提取和双酶切鉴定 | 第25页 |
·送测序 | 第25页 |
·测序序列分析 | 第25-26页 |
·结果 | 第26-33页 |
·总 RNA 提取的电泳图像 | 第26页 |
·IL-8 的 RT-PCR 结果 | 第26页 |
·pMD-18T-IL-8 菌液 PCR 和双酶切鉴定结果 | 第26-27页 |
·IL-8 的测序结果 | 第27页 |
·IL-8 的序列分析结果 | 第27-33页 |
·分析和讨论 | 第33-35页 |
·IL-8 的克隆和测序 | 第33页 |
·测序序列的初步分析 | 第33页 |
·进化树引导的IL-8 的核苷酸多序列比对分析 | 第33-34页 |
·EST 数据库序列比对分析和验证 | 第34-35页 |
·测序序列的二级结构预测和分析 | 第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棉酚对体外培养的 PBMC 的IL-8 表达的影响 | 第36-47页 |
·材料 | 第36-37页 |
·实验动物 | 第36页 |
·实验仪器 | 第36页 |
·实验试剂 | 第36页 |
·主要溶液配制 | 第36-37页 |
·方法 | 第37-38页 |
·采集多浪羊的静脉血 | 第37页 |
·分离PBMC | 第37页 |
·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培养 | 第37页 |
·提取总RNA | 第37页 |
·总 RNA 逆转录成cDNA | 第37页 |
·内参GAPDH 的引物设计 | 第37-38页 |
·半定量 PCR 检测 IL-8 的表达量 | 第38页 |
·IL-8 表达的凝胶定量化分析 | 第38页 |
·IL-8 表达量的Spss 统计分析 | 第38页 |
·结果 | 第38-43页 |
·IL-8 表达的RT-PCR 检测结果 | 第38-39页 |
·IL-8 表达的凝胶定量分析结果 | 第39-40页 |
·IL-8 表达量的Spss 统计分析结果 | 第40-43页 |
·分析和讨论 | 第43-46页 |
·棉酚刺激下多浪羊外周血淋巴细胞的IL-8 表达变化 | 第43页 |
·棉酚刺激下外周血淋巴细胞的 IL-8 表达变化的可信度 | 第43-44页 |
·棉酚刺激下外周血淋巴细胞的 IL-8 表达升高的分子机理 | 第44-45页 |
·高浓度棉酚和长时间培养下外周血淋巴细胞的IL-8 表达降低的原因 | 第45-46页 |
·IL-8 表达升高在绵羊棉酚中毒中的意义 | 第46页 |
·IL-8 的SNP 在绵羊棉酚中毒中的意义 | 第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IL-8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蛋白表达 | 第47-53页 |
·材料 | 第47-48页 |
·实验仪器 | 第47页 |
·菌株和载体 | 第47页 |
·溶液配制 | 第47-48页 |
·方法 | 第48-50页 |
·IL-8 克隆菌株E.coli DH5α的活化和培养 | 第48页 |
·pMD-18T-IL-8 克隆载体pMD-18T 的提取、酶切、电泳及目的条带的回收 | 第48页 |
·pET-28b 质粒酶切、电泳及目的条带的回收 | 第48-49页 |
·IL-8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转化表达菌株E.coli BL_(21)1(DE3) | 第49页 |
·转导的表达菌株E.coli BL_(21)(DE3)的培养和IPTG 刺激 IL-8 蛋白的表达 | 第49-50页 |
·IL-8 融合蛋白的提取和处理 | 第50页 |
·IL-8 融合蛋白的电泳 | 第50页 |
·结果 | 第50-51页 |
·IL-8 克隆载体pMD-18T 和pET-28b 质粒的酶切电泳图 | 第50-51页 |
·IL-8 融合蛋白电泳结果 | 第51页 |
·分析和讨论 | 第51-52页 |
·IL-8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1-52页 |
·影响融合蛋白表达的因素 | 第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