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儿童心理学论文

儿童虐待、心理复原力、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引言第12-14页
1.文献综述第14-30页
   ·儿童虐待研究综述第14-17页
     ·儿童虐待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儿童虐待的定义第15-16页
     ·儿童虐待的形式第16页
     ·儿童虐待的影响因素及对个体的影响第16-17页
   ·心理复原力研究综述第17-21页
     ·心理复原力的研究历程第17-18页
     ·心理复原力概念的界定第18-19页
     ·心理复原力的保护性因素及相关研究第19-20页
     ·心理复原力的测量第20-21页
   ·应对方式研究综述第21-23页
     ·应对方式概念第21页
     ·应对方式的分类第21-22页
     ·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第22-23页
     ·应对方式的测量第23页
   ·心理健康研究综述第23-25页
     ·心理健康的概念第23-24页
     ·心理健康的测量第24页
     ·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第24-25页
   ·儿童虐待、心理复原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第25-28页
     ·心理复原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第25-26页
     ·心理复原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第26-27页
     ·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第27页
     ·儿童虐待与心理复原力、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第27-28页
   ·已有研究的不足和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28-30页
     ·已有研究的不足和问题的提出第28-29页
     ·研究意义第29-30页
2.研究过程第30-33页
   ·研究假设第30页
   ·研究对象第30-31页
   ·研究工具第31-32页
     ·CTQ-SF儿童期虐待问卷第31页
     ·青少年心理复原力量表第31页
     ·心理健康量表第31-32页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第32页
   ·实测过程第32页
   ·数据处理第32-33页
3.研究结果第33-49页
   ·儿童遭受虐待的现状第33页
   ·儿童虐待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第33-41页
     ·不同性别的儿童在儿童虐待上的差异检验第33-34页
     ·是否独生子女在儿童虐待上的差异检验第34页
     ·不同家庭所在地在儿童虐待上的差异检验第34-36页
     ·不同家庭经济水平在儿童虐待上的差异检验第36-38页
     ·父亲不同教育水平在儿童虐待上的差异检验第38-40页
     ·母亲不同教育水平在儿童虐待上的差异检验第40-41页
   ·儿童虐待、心理复原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第41-45页
   ·儿童虐待、心理复原力、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预测第45-47页
     ·儿童虐待对心理健康的预测第45页
     ·心理复原力对心理健康的预测第45页
     ·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预测第45-46页
     ·儿童虐待对应对方式的预测第46页
     ·儿童虐待对心理复原力的预测第46-47页
   ·应对方式、心理复原力在儿童虐待和心理健康间的中介效应第47-49页
     ·应对方式在儿童虐待和心理健康间的中介作用第47-48页
     ·心理复原力在儿童虐待和心理健康间的中介作用第48-49页
4.分析与讨论第49-54页
   ·儿童虐待的现状第49-51页
   ·儿童虐待、心理复原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第51-52页
   ·儿童虐待、心理复原力、应对方式、心理健康间的预测作用第52-53页
   ·心理复原力、应对方式在儿童虐待和心理健康间的中介效应第53-54页
5.启示与建议第54-56页
6.结束语第56-57页
   ·本研究主要结论第56页
   ·研究不足及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致谢第62-63页
附录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儿童虐待、心理复原力、应对方式及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佛教传播北方游牧民族的不同命运研究--以突厥佛教和蒙古佛教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