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5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9-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一) 国内学者对电视读书节目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二) 个案研究 | 第11-12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一) 内容分析法 | 第12页 |
(二) 案例分析法 | 第12页 |
(三) 抽样调查法 | 第12-15页 |
第一章 电视读书节目的生存现状 | 第15-27页 |
一、电视读书节目的定义 | 第15-16页 |
二、电视读书节目的发展历程 | 第16-22页 |
(一)初创期 | 第16-18页 |
(二) 发展期 | 第18-19页 |
(三) 转折期 | 第19-22页 |
三、电视读书节目的类型和特征 | 第22-27页 |
(一) 电视读书节目的类型 | 第22-23页 |
(二) 电视读书节目的特征 | 第23-27页 |
第二章 电视读书节目的传播困境 | 第27-35页 |
一、国情:并不乐观的阅读现状 | 第27-28页 |
(一) 中国人的阅读现状 | 第27-28页 |
(二) 各个国家的阅读现状 | 第28页 |
二、文化: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的矛盾 | 第28-29页 |
(一) 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的定义 | 第28-29页 |
(二) 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的冲突 | 第29页 |
三、市场:收视率是占领市场的重要指标 | 第29-31页 |
(一) 收视率的定义 | 第29-30页 |
(二) 收视率的影响因素 | 第30-31页 |
四、媒介:媒介之间的冲突 | 第31-32页 |
(一) 纸质媒介与电视媒介的冲突 | 第31页 |
(二) 网络媒介与电视媒介的冲突 | 第31-32页 |
(三) 电视媒介对读书节目的价值认识不够 | 第32页 |
五、节目:读书节目自身的问题 | 第32-35页 |
(一) 栏目定位不明确 | 第33页 |
(二) 播出形式单调 | 第33-34页 |
(三) 主持人缺乏鲜明的个性 | 第34-35页 |
第三章 电视读书节目的成功突围——以《开卷八分钟》为例解析 | 第35-47页 |
一、《开卷八分钟》的文本解读 | 第35-38页 |
(一) 抽样调查 | 第35-38页 |
(二) 文本分析 | 第38页 |
二、节目定位 | 第38-41页 |
(一) 内容定位 | 第38-41页 |
(二) 受众定位 | 第41页 |
三、节目特色 | 第41-44页 |
(一) 场景布置 | 第42页 |
(二) 节目时长 | 第42-43页 |
(三) 播出形式 | 第43-44页 |
四、主持人素质 | 第44-45页 |
(一) 主持人简介 | 第44页 |
(二) 主持人的语言 | 第44-45页 |
五、多媒体的联合推广 | 第45-47页 |
(一) 凤凰网的推广 | 第45-46页 |
(二) 移动终端的利用 | 第46页 |
(三) 其他渠道参与 | 第46-47页 |
第四章 电视读书节目的强化创新 | 第47-53页 |
一、节目自身的突破 | 第47-49页 |
(一) 明确受众定位,丰富选题设置 | 第47-48页 |
(二) 重视主持人“意见领袖”的作用 | 第48页 |
(三) 灵活节目编排形式,强化电视表现手段 | 第48-49页 |
二、多媒体的联合经营 | 第49-50页 |
(一) 电视媒体的经营 | 第49页 |
(二) 新媒体的经营 | 第49-50页 |
(三) 出版社、出版商的经营 | 第50页 |
三、受众审美的提升 | 第50-51页 |
四、政府的支持与鼓励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