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乡乡村景观图示语言初探及应用--以浙江省乌镇镇横港村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总论 | 第8页 |
·相关背景研究 | 第8-11页 |
·国外乡村发展及景观研究 | 第8-10页 |
·国内乡村发展历史及景观研究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对象及切入点 | 第12页 |
·研究对象 | 第12页 |
·研究切入点 | 第12页 |
2. 乡村景观图示语言 | 第12-19页 |
·乡村景观 | 第12-15页 |
·乡村景观概念 | 第13页 |
·乡村景观组成 | 第13-14页 |
·乡村景观价值意义 | 第14-15页 |
·图示语言 | 第15-17页 |
·图示语言相关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图示语言概念 | 第16页 |
·图示语言类型 | 第16-17页 |
·乡村景观图示语言解析 | 第17-19页 |
·生产—生活图示语言 | 第17页 |
·生产—生态图示语言 | 第17-18页 |
·生活—生态图示 | 第18页 |
·生产—生活—生态图示语言 | 第18-19页 |
3. 江南水乡乡村景观传统图示语言分析 | 第19-23页 |
·江南水乡乡村景观起源与发展 | 第19页 |
·江南水乡乡村景观归纳与发掘 | 第19-22页 |
·建筑与聚落 | 第19页 |
·土地利用肌理 | 第19-20页 |
·水资源利用方式 | 第20页 |
·生活居住模式 | 第20页 |
·地方性植物群落 | 第20-22页 |
·江南水乡乡村景观继承与创新 | 第22-23页 |
4. 江南水乡乡村景观当代需求模式分析 | 第23-28页 |
·江南水乡乡村景观当代需求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 第23-24页 |
·江南水乡乡村景观当代需求的紧迫性 | 第23-24页 |
·江南水乡乡村景观当代需求分析 | 第24页 |
·江南水乡乡村景观传统模式与当代模式融合的构建 | 第24-28页 |
·新型生产景观图示语言 | 第24-25页 |
·新型乡村生活景观图示语言 | 第25-26页 |
·新型乡村生态景观图示语言 | 第26-28页 |
5. 乡村景观图示语言应用实例分析 | 第28-35页 |
·水利开发型:荷兰圩田景观Beemster圩田 | 第28-29页 |
·田园公园型:无锡阳山田园东方 | 第29-31页 |
·产业园型:安徽合肥大圩镇乡村景观 | 第31-32页 |
·村民自治型:湖北红安永佳河喻畈村 | 第32-33页 |
·聚落核心型:安徽宏村 | 第33-35页 |
·乡土景观案例小结 | 第35页 |
6. 浙江省乌镇镇横港村乡土景观规划设计 | 第35-41页 |
·项目背景 | 第35-36页 |
·区位分析 | 第35-36页 |
·产业与发展分析 | 第36页 |
·农业现状分析 | 第36页 |
·建筑分析 | 第36页 |
·民俗文化分析 | 第36页 |
·整体景观概念与方案设计 | 第36-39页 |
·设计理念 | 第36-37页 |
·设计图示语言 | 第37-38页 |
·设计方案分析 | 第38-39页 |
·分区节点设计 | 第39-40页 |
·文创展示区 | 第39-40页 |
·桑菊生态区 | 第40页 |
·农耕体验区 | 第40页 |
·专项策略设计 | 第40-41页 |
·建筑改造策略 | 第40页 |
·水生境策略 | 第40-41页 |
·立体农业策略 | 第41页 |
结语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个人简介 | 第45-46页 |
导师简介 | 第46-47页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设计图纸目录 | 第49-51页 |
附件设计图册 | 第51-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