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引言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 | 第10-12页 |
·植物吸附颗粒物的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6-2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实验设计 | 第16-19页 |
·植物选择 | 第16-18页 |
·实验控制 | 第18-19页 |
·实验方法 | 第19-23页 |
·叶表面对颗粒物吸附量的测定方法 | 第19-22页 |
·叶片蜡质层对颗粒物吸附量的测定方法 | 第22页 |
·叶面积的测定方法 | 第22页 |
·水溶性组分的测定方法 | 第22-23页 |
·叶表面微形态及颗粒物的观察方法 | 第23页 |
·分析方法 | 第23-25页 |
·数据计算 | 第23-24页 |
·数据分析 | 第24-25页 |
·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3. 植物叶片对不同粒径颗粒物的吸附效果分析 | 第26-44页 |
·乔木叶片对不同粒径颗粒物的吸附分析 | 第26-35页 |
·叶表面吸附颗粒物的水溶性组分分析 | 第26-28页 |
·叶表面吸附不同粒径颗粒物的季节变化 | 第28-31页 |
·蜡质层吸附不同粒径颗粒物的季节变化 | 第31-34页 |
·乔木叶片对不同粒径颗粒物的吸附情况综合分析 | 第34-35页 |
·灌木叶片对不同粒径颗粒物的吸附分析 | 第35-38页 |
·叶表面吸附颗粒物的水溶性组分分析 | 第35-36页 |
·叶表面吸附不同粒径颗粒物的季节变化 | 第36页 |
·蜡质层吸附不同粒径颗粒物的季节变化 | 第36-37页 |
·灌木叶片对不同粒径颗粒物的吸附情况综合分析 | 第37-38页 |
·草本和藤本植物叶片对不同粒径颗粒物的吸附分析 | 第38-40页 |
·叶表面吸附颗粒物的水溶性组分分析 | 第38页 |
·叶表面吸附不同粒径颗粒物的季节变化 | 第38-39页 |
·蜡质层吸附不同粒径颗粒物的季节变化 | 第39-40页 |
·草本和藤本植物叶片对不同粒径颗粒物的吸附情况综合分析 | 第40页 |
·各类植物叶片对不同粒径颗粒物的吸附效果比较 | 第40-42页 |
·小结 | 第42-44页 |
4. 植物叶片吸附颗粒物能力与叶面微结构的关系 | 第44-54页 |
·植物叶片上表面微结构特征与PM10 | 第45-47页 |
·植物叶片上表面微结构特征与PM2.5 | 第47-49页 |
·植物叶片下表面微结构特征与PM10 | 第49-50页 |
·植物叶片下表面微结构特征与PM2.5 | 第50-52页 |
·小结 | 第52-54页 |
5. 单株植物对不同粒径颗粒物的吸附分析 | 第54-59页 |
·单株植物对颗粒物吸附量的整体情况 | 第54-55页 |
·单株植物对PM2.5的吸附量分析 | 第55-56页 |
·单株植物对PM10的吸附量分析 | 第56-57页 |
·单株植物对TSP的吸附量分析 | 第57页 |
·小结 | 第57-59页 |
6. 城市绿地对不同粒径颗粒物的吸附分析 | 第59-63页 |
·城市绿地叶面积计算 | 第59-60页 |
·城市绿地对颗粒物吸附量的总体情况 | 第60-61页 |
·城市绿地中不同植被类型对颗粒物吸附量的分析 | 第61-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7. 结论与讨论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创新点 | 第64页 |
·讨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个人简介 | 第69-70页 |
导师简介 | 第70-71页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