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污染生态学论文

稀有鮈鲫microRNA的鉴定及在水生态毒理学上的初步应用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4页
 1 miRNA第12-19页
   ·miRNA的起源第12-13页
   ·miRNA的生物合成第13-16页
   ·miRNA的调控机理第16-17页
   ·miRNA转录本的特征第17-19页
 2 miRNA与毒理学研究第19-22页
   ·环境毒物与miRNA第19-21页
   ·miRNA在水生态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第21-22页
 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2-24页
第二章 稀有鮈鲫miRNA的cDNA文库构建、Illumina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4-33页
 前言第24-2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5-28页
   ·实验动物第25页
   ·主要试剂第25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25页
   ·总RNA提取第25-26页
   ·总RNA的质量检测第26页
   ·small RNA cDNA文库构建及高通量测序第26-27页
   ·测序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7-2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8-31页
   ·总RNA质量第28-29页
   ·序列的长度分布第29-30页
   ·Small RNA的注释及miRNA的鉴定第30-31页
 3 讨论第31-33页
第三章 低分子量PAH-Phe对稀有鮈鲫肝脏细胞凋亡及Caspase酶活性的影响第33-42页
 前言第33-3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4-38页
   ·实验用鱼的饲养第34页
   ·化学品及试剂盒来源第34页
   ·暴露实验设计第34-35页
   ·TUNEL及Hoeschst 33342染色第35-36页
   ·Caspase 3, 8, 9 酶活性测定第36-37页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37-3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8-40页
   ·Phe对稀有鮈鲫肝脏细胞凋亡的影响第38-40页
   ·Phe对稀有鮈鲫肝脏caspase 3,8,9 酶活性的影响第40页
 3 讨论第40-42页
第四章 低分子量PAH-Phe对稀有鮈鲫p53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第42-46页
 前言第4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2-44页
   ·实验用鱼的饲养第42页
   ·化学品第42-43页
   ·暴露实验设计第43页
   ·RNA抽提及反转录第43页
   ·荧光定量PCR第43-44页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4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4-45页
 3 讨论第45-46页
第五章 低分子量的PAHs-Phe对稀有鮈鲫miR-17~92 cluster的影响第46-53页
 前言第4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6-50页
   ·实验用鱼的饲养第46-47页
   ·化学品及试剂盒第47页
   ·暴露实验设计第47页
   ·miRNA的提取第47-48页
   ·miRNA的逆转录反应第48-50页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5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0-51页
 3 讨论第51-53页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3页
附录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Erm甲基化体系的建立及耐药菌种中ErmB突变体的甲基化活性
下一篇:猪圆环病毒2型ORF6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