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6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3-15页 |
(一) 国家教育政策的号召 | 第13页 |
(二) 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要求 | 第13-14页 |
(三) 创建特色学校的需求 | 第14-15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一) 学校文化建设有助于创建学校特色 | 第15页 |
(二) 学校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师生素质 | 第15-16页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16-18页 |
(一) 国外研究 | 第16页 |
(二) 国内研究 | 第16-18页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4页 |
(一) 城乡结合部 | 第18页 |
(二) 文化 | 第18-19页 |
(三) 学校文化 | 第19-20页 |
(四) 学校文化的构成要素 | 第20-22页 |
(五) 学校特色文化的内涵 | 第22-23页 |
(六) 学校“墨香”文化 | 第23-24页 |
五、研究假设及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一) 研究假设 | 第24页 |
(二) 研究对象与内容 | 第24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第二章 万华小学“墨香”特色文化的提出 | 第26-30页 |
一、万华小学校情分析 | 第26-27页 |
(一) 学校班子成员 | 第26页 |
(二) 师资队伍 | 第26页 |
(三) 生源和家长特点 | 第26-27页 |
(四) 办学条件 | 第27页 |
(五) 发展需求 | 第27页 |
二、学校“墨香”文化提出的依据 | 第27-30页 |
(一)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 | 第27-28页 |
(二) 良好的写字教学的基础 | 第28页 |
(三) 培养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需要 | 第28-29页 |
(四) 外校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为本校文化建设提供了借鉴 | 第29-30页 |
第三章 万华小学“墨香”特色文化的建设实践与改进建议 | 第30-54页 |
一、学校“墨香”文化的制度文化建设 | 第30-32页 |
(一) 率先垂范——教师是做好写字教学的关键 | 第30-31页 |
(二) 激励推进——学生是做好写字教学的核心 | 第31-32页 |
二、学校“墨香”文化的精神文化建设 | 第32-33页 |
三、学校“墨香”文化的行为文化建设 | 第33-43页 |
(一) 教师的行为文化建设 | 第33-37页 |
(二) 学生的行为文化建设 | 第37-40页 |
(三) 家长的行为文化建设 | 第40-43页 |
四、学校“墨香”文化的物质文化建设 | 第43-51页 |
(一) 书韵浸染,营造特色教育氛围 | 第43-44页 |
(二) 立足课程,打牢特色教育根基 | 第44-47页 |
(三) 翰墨飘香,展示特色教育风采 | 第47-51页 |
五、改进“墨香”文化建设的设想 | 第51-54页 |
(一) 推进“墨香”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 第51-52页 |
(二) 加强书法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第52-54页 |
第四章 万华小学“墨香”文化建设的启示 | 第54-59页 |
一、影响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因素 | 第54-57页 |
(一) 家长观念 | 第54页 |
(二) 师资条件 | 第54-55页 |
(三) 学校管理 | 第55-56页 |
(四) 学校物质条件 | 第56-57页 |
二、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的取向、流程与策略 | 第57-59页 |
(一)学校文化建设要遵循正确方向 | 第57页 |
(二)学校文化建设的一般流程 | 第57页 |
(三)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策略 | 第57-59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1页 |
附录 1 | 第61-62页 |
附录 2 | 第62-63页 |
作者简历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