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变动对不同规模商业银行信贷供给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5页 |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6-22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8-22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2-23页 |
·研究思路 | 第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主要工作和创新 | 第23-24页 |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24-25页 |
第2章 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信贷供给的理论透析 | 第25-33页 |
·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 | 第25-28页 |
·凯恩斯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观点 | 第25-26页 |
·新古典综合学派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观点 | 第26页 |
·货币主义学派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 | 第26-27页 |
·新凯恩斯主义及新新古典综合派的观点 | 第27-28页 |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 第28-30页 |
·信贷传导渠道 | 第28-29页 |
·资产负债表传导渠道 | 第29-30页 |
·信贷供给理论 | 第30-31页 |
·真实票据论 | 第30-31页 |
·信贷配给理论 | 第31页 |
·信贷可得性理论 | 第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3章 不同规模商业银行的比较 | 第33-44页 |
·不同规模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 | 第33-36页 |
·大型商业银行 | 第33-35页 |
·中小型商业银行 | 第35-36页 |
·资产和负债方面 | 第36-38页 |
·不良贷款率方面 | 第38-40页 |
·信贷供给方面 | 第40-41页 |
·资本充足率方面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 | 第44-59页 |
·模型简介 | 第44-45页 |
·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信贷供给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5-52页 |
·变量选择及样本数据说明 | 第45页 |
·平稳性检验 | 第45-46页 |
·模型滞后阶数判断 | 第46-47页 |
·协整检验 | 第47-48页 |
·Granger 因果检验 | 第48-49页 |
·模型稳定性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 | 第49-52页 |
·银行信贷供给量对宏观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52-57页 |
·变量选取及样本数据说明 | 第52-53页 |
·平稳性检验 | 第53页 |
·模型滞后阶数判断 | 第53-54页 |
·协整检验 | 第54-55页 |
·Granger 因果检验 | 第55-56页 |
·模型稳定性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5章 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政策建议 | 第59-64页 |
·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 | 第59-60页 |
·加强大型商业银行的货币政策敏感度 | 第60-61页 |
·加大对中小型商业银行发展的扶持力度 | 第61-62页 |
·加强银行自身建设 | 第62-6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1. 结论 | 第64-65页 |
2. 展望 | 第65-66页 |
附录 | 第66-74页 |
附录1 大型商业银行数据表 | 第66-68页 |
·中国银行 | 第66页 |
·中国农业银行 | 第66-67页 |
·中国建设银行 | 第67页 |
·中国建设银行 | 第67-68页 |
·交通银行 | 第68页 |
附录2 中小型商业银行数据表 | 第68-74页 |
·招商银行 | 第68-69页 |
·中信银行 | 第69页 |
·深圳发展银行(后变更为平安银行) | 第69-70页 |
·广东发展银行 | 第70页 |
·兴业银行 | 第70-71页 |
·光大银行 | 第71页 |
·华夏银行 | 第71-72页 |
·浦发银行 | 第72页 |
·民生银行 | 第72-73页 |
·恒丰银行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