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目录 | 第10-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6-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主要创新和不足 | 第19-20页 |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地方政府债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理论基础 | 第22-29页 |
·地方政府债务基本理论 | 第22-23页 |
·地方政府债务的概念 | 第22页 |
·地方政府债务的分类 | 第22-23页 |
·政府会计的基本理论 | 第23-24页 |
·政府会计的概念 | 第23-24页 |
·政府会计的职能 | 第24页 |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与政府会计的关系 | 第24-26页 |
·政府会计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 第25页 |
·政府会计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提供信息 | 第25-26页 |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对政府会计的影响 | 第26页 |
·理论基础 | 第26-29页 |
·公共选择理论 | 第26-27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7页 |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地方政府债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现状 | 第29-36页 |
·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 | 第29-32页 |
·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 | 第29-30页 |
·地方政府债务的结构 | 第30-32页 |
·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争议 | 第32页 |
·现行的政府会计体系 | 第32-34页 |
·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 | 第32-33页 |
·政府会计核算基础 | 第33-34页 |
·地方政府债务会计的现状 | 第34-36页 |
·会计基础和债务的确认 | 第34页 |
·负债的计量和账务处理 | 第34-35页 |
·地方政府债务的报告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地方政府债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 第36-40页 |
·债务核算不能反映地方政府的全部债务 | 第36-37页 |
·直接显性债务核算不全面 | 第36页 |
·不核算直接隐性债务 | 第36-37页 |
·不核算或有债务 | 第37页 |
·会计科目设置不科学 | 第37-38页 |
·会计科目设置不能反映经济业务的实质 | 第37-38页 |
·会计科目设置不能满足债务分类管理的需要 | 第38页 |
·地方政府债务报告不完善 | 第38-40页 |
·地方政府债务报告内容不完整 | 第38-39页 |
·地方政府债务报告方式不规范 | 第39页 |
·地方政府债务报告不能有效揭示潜在风险 | 第39-40页 |
第五章 地方政府债务确认、计量和报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0-46页 |
·缺乏规范的政府会计体系 | 第40-41页 |
·政府会计体系不健全 | 第40页 |
·相关法制建设滞后 | 第40-41页 |
·收付实现制的局限性 | 第41-43页 |
·不能客观反映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 | 第41-42页 |
·无法反映地方政府债务的到期利息 | 第42页 |
·不利于考核地方政府的运营绩效 | 第42-43页 |
·使财政机会主义成为可能 | 第43页 |
·地方政府债务的核算困难 | 第43-44页 |
·地方政府债务的隐性化程度较高 | 第43-44页 |
·地方政府的或有债务比重较高 | 第44页 |
·缺乏规范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 | 第44-46页 |
·预算报告反映的债务信息有限 | 第44-45页 |
·缺乏合并的资产负债表 | 第45-46页 |
第六章 国外地方政府债务会计的经验借鉴 | 第46-53页 |
·美国政府债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 | 第46-48页 |
·联邦政府会计 | 第46页 |
·州和地方政府会计 | 第46-48页 |
·英国政府债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 | 第48-50页 |
·英国中央政府会计 | 第48-49页 |
·英国地方政府会计 | 第49-50页 |
·法国政府债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 | 第50-51页 |
·法国中央政府会计 | 第50页 |
·法国地方政府会计 | 第50-51页 |
·对我国的启示及经验借鉴 | 第51-53页 |
·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 | 第51-52页 |
·合理界定地方政府债务的范围 | 第52页 |
·完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 | 第52页 |
·采取渐进的政府会计改革方式 | 第52-53页 |
第七章 地方政府债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改革思路 | 第53-65页 |
·构建与完善政府会计体系 | 第53-54页 |
·建立政府财务会计体系 | 第53页 |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 第53-54页 |
·地方政府的债务核算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 | 第54-56页 |
·权责发生制是顺应会计国际化趋势的必然举措 | 第54页 |
·权责发生制能够全面反映地方政府的债务 | 第54-55页 |
·权责发生制有助于地方政府的绩效评价 | 第55-56页 |
·权责发生制有利于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第56页 |
·全面核算地方政府债务 | 第56-60页 |
·地方政府直接显性债务的确认和计量 | 第56-57页 |
·地方政府直接隐性债务的确认和计量 | 第57-58页 |
·地方政府或有显性债务的确认和计量 | 第58-59页 |
·地方政府或有隐性债务的披露 | 第59-60页 |
·建立健全地方政府财务报告制度 | 第60-65页 |
·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 | 第60-61页 |
·编制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 | 第61-6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5-66页 |
1、结论 | 第65页 |
2、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