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 小额诉讼程序的起源与发展 | 第10-13页 |
(一)小额诉讼程序的起源 | 第10-11页 |
1 小额诉讼程序产生的社会背景 | 第10页 |
2 小额诉讼程序的诞生 | 第10-11页 |
(二)小额诉讼程序的发展 | 第11-13页 |
1 英国小额诉讼程序的发展 | 第11页 |
2 德国小额诉讼程序的发展 | 第11-12页 |
3 日本小额诉讼程序的发展 | 第12页 |
4 韩国小额诉讼程序的发展 | 第12-13页 |
5 中国的港澳台地区小额诉讼程序的发展 | 第13页 |
二 我国小额诉讼程序概述 | 第13-21页 |
(一)我国小额诉讼程序的产生 | 第14-15页 |
1 我国小额诉讼程序的立法背景 | 第14页 |
2 我国小额诉讼程序的立法过程 | 第14-15页 |
(二)我国小额诉讼程序的立法价值 | 第15-17页 |
1 进一步深化落实宪法的人权保障要求 | 第15-16页 |
2 体现了程序相称原理 | 第16-17页 |
3 有利于我国民事诉讼体系的完善 | 第17页 |
(三)我国小额诉讼程序的发展 | 第17-21页 |
1 我国小额诉讼程序的司法实践 | 第17-19页 |
2 新司法解释对我国小额诉讼程序的推进 | 第19-20页 |
3 当前我国小额诉讼程序在司法实践中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0-21页 |
三 对我国小额诉讼程序的思考和完善 | 第21-35页 |
(一)对我国小额诉讼程序立法模式的思考和选择 | 第21-23页 |
1 小额诉讼程序立法模式 | 第21-22页 |
2 对当前我国小额诉讼程序立法模式的思考 | 第22-23页 |
3 我国小额诉讼程序立法模式的重新设置 | 第23页 |
(二)对我国小额诉讼程序中关键内容的思考和完善 | 第23-32页 |
1 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范围 | 第23-26页 |
2 小额诉讼程序的启动方式 | 第26-28页 |
3 小额诉讼程序的救济途径 | 第28-32页 |
(三)对我国小额诉讼程序构建中其他内容的思考 | 第32-35页 |
1 审判机关及人员 | 第32-33页 |
2 诉讼参加人 | 第33-34页 |
3 举证期限 答辩期间以及审理期限 | 第34页 |
4 程序转化 | 第34-35页 |
四 我国小额诉讼程序的外部支援 | 第35-40页 |
(一)健全我国司法环境 | 第35-37页 |
1 加强全民普法力度 | 第35-36页 |
2 提高法官的职业素养 | 第36页 |
3 对信访制度和法院内部考绩制度的适当调整 | 第36-37页 |
(二)促进民事诉讼体系内的内部合作 | 第37-40页 |
1 加强调解制度与小额诉讼程序的合作 | 第37-38页 |
2 实现小额诉讼程序与督促程序的相互促进 | 第38-39页 |
3 完善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