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9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二、理论意义 | 第10页 |
三、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本选题研究领域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第11-17页 |
一、关于执行和解的研究 | 第11-12页 |
二、关于执行和解法律性质的研究 | 第12-15页 |
三、分析方法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第三节 本选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7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三、博弈论:成本—收益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权力与权利的博弈 | 第19-24页 |
第一节 强制执行与执行和解的概念对比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司法实践中强制执行与执行和解的现状的对比 | 第20-22页 |
一、执行和解与强制执行司法实践表现 | 第20-21页 |
二、当事人与律师在强制执行与执行和解中的立场 | 第21-22页 |
第三节 强制执行与执行和解的关系分析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执行和解的个案分析 | 第24-34页 |
第一节 分家析产的执行和解 | 第24-25页 |
一、案情简介 | 第24页 |
二、对本案执行和解的分析 | 第24-25页 |
第二节 合同违约支付的执行和解研究 | 第25-27页 |
一、案情简介 | 第25-26页 |
二、对本案执行和解的分析 | 第26-27页 |
三、对以上两个案件的综合分析 | 第27页 |
第三节 普通债权债务执行案例分析 | 第27-31页 |
一、案情简介 | 第27-29页 |
二、对该执行案件的分析 | 第29-31页 |
第四节 执行和解产生的原因 | 第31-34页 |
一、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 | 第31-32页 |
二、成本——收益的考量 | 第32-34页 |
第四章 执行和解存在的问题 | 第34-37页 |
第一节 执行和解法律效力问题 | 第34页 |
第二节 执行和解中当事人的意思表示问题 | 第34-35页 |
第三节 执行和解是否真的提高了执行的效率 | 第35页 |
第四节 潜在的负面的社会影响 | 第35-37页 |
第五章 执行和解的法理意义 | 第37-43页 |
第一节 执行和解蕴含的法律文化 | 第37页 |
第二节 执行和解的社会效率价值 | 第37-41页 |
一、执行和解符合社会效率最优原则 | 第38-39页 |
二、国家社会层面的效率最优 | 第39-40页 |
三、当事人自治权的高效行使 | 第40-41页 |
四、执行和解符合当事人对稳定社会关系的价值追求 | 第41页 |
第三节 执行和解的法律价值 | 第41-43页 |
第六章 执行和解的完善——秩序均衡维护 | 第43-49页 |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执行和解观念,完善执行和解的法律依据 | 第44-45页 |
第二节 强化法治理念,发挥有效司法职能 | 第45-46页 |
一、强化依法执行理念,提高对执行和解意义的认识。 | 第45-46页 |
二、发挥司法能动性,依法推行执行和解。 | 第46页 |
第三节 建立社会诚信机制,营造和谐执行环境 | 第46-48页 |
第四节 完善社会调控体系 | 第48-49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