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1页 |
一、 问题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8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9-14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第14-18页 |
(三)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展望 | 第18页 |
三、 研究思路、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二) 研究对象 | 第19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四、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1-28页 |
一、 概念界定 | 第21-24页 |
(一) 高中生 | 第21页 |
(二) 职业 | 第21-22页 |
(三) 职业生涯 | 第22-23页 |
(四)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 第23-24页 |
二、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24-28页 |
(一) 人职匹配理论 | 第24-25页 |
(二)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 第25-28页 |
第三章 开展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 | 第28-35页 |
一、 适应高中生的个体发展需要 | 第28-30页 |
(一) 职业生涯规划符合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 第28-29页 |
(二) 职业生涯规划是实现高中生自我价值的关键 | 第29-30页 |
二、 弥补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缺陷 | 第30-31页 |
(一) 弥补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统筹的缺陷 | 第30页 |
(二) 弥补学校教育形式的缺陷 | 第30-31页 |
三、 顺应社会发展趋势 | 第31-33页 |
(一) 顺应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 第31-32页 |
(二) 是我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的迫切需要 | 第32-33页 |
四、 广西地区开展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实意义 | 第33-35页 |
(一) 促进广西地区的经济发展 | 第33页 |
(二) 传承广西地区多样的民族文化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广西高中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35-45页 |
一、 广西高中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 | 第35-40页 |
(一) 关于高中学校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程度 | 第35-36页 |
(二) 关于高中生的自我认知 | 第36-37页 |
(三) 关于高中生对专业的认识与选择 | 第37-38页 |
(四) 关于高中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 | 第38-40页 |
二、 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40-45页 |
(一) 政府层面 | 第40-41页 |
(二) 学校层面 | 第41页 |
(三) 家庭层面 | 第41-42页 |
(四) 学生层面 | 第42-45页 |
第五章 广西高中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研究 | 第45-55页 |
一、 政府层面 | 第45-47页 |
(一) 加强对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政策导向力度 | 第45-46页 |
(二) 加大有关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资金支持 | 第46-47页 |
(三) 建立配套的服务机构与设施 | 第47页 |
二、 学校层面 | 第47-51页 |
(一) 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管理 | 第47-48页 |
(二) 建立多元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形式 | 第48-50页 |
(三) 加大素质教育的发展力度 | 第50-51页 |
三、 家庭层面 | 第51-53页 |
(一) 转变现有的家庭教育模式 | 第51-52页 |
(二) 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 第52页 |
(三) 加强对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 | 第52-53页 |
四、 学生层面 | 第53-55页 |
(一) 加强高中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 第53页 |
(二) 培养高中生自我规划的思维模式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附录1: | 第59-60页 |
附录2: | 第60-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科研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