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吕梁市城镇化进程的思考
| 摘要 | 第1-6页 |
| 1. 绪论 | 第6-10页 |
|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6-7页 |
| ·研究的背景 | 第6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6-7页 |
|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 第7-8页 |
|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7-8页 |
| ·研究的方法 | 第8页 |
| ·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 第8-9页 |
| ·城镇化 | 第8-9页 |
| ·已有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第9-10页 |
| ·已有研究成果 | 第9-10页 |
| ·本文创新点 | 第10页 |
| 2. 吕梁市及其城镇化的现状 | 第10-15页 |
| ·吕梁市概况 | 第10-12页 |
| ·吕梁市城镇化概况 | 第12-13页 |
| ·起步晚,水平低,发展快 | 第12页 |
| ·布局规划日趋合理,有后发优势 | 第12-13页 |
| ·城镇化率地区间差别大 | 第13页 |
| ·吕梁市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典型经验 | 第13-15页 |
| ·吕梁新城建设 | 第13-14页 |
| ·孝义梧桐新区建设 | 第14页 |
| ·柳林县留誉镇联盛农业园区建设 | 第14-15页 |
| ·文水文东新区建设 | 第15页 |
| ·兴县新城区建设 | 第15页 |
| 3. 吕梁市推进城镇化的应有定位和存在问题 | 第15-19页 |
| ·吕梁市推进城镇化的应有定位 | 第15-16页 |
| ·推进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城镇化 | 第15页 |
| ·推进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城镇化 | 第15-16页 |
| ·推进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 | 第16页 |
| ·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 第16页 |
| ·吕梁市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16-19页 |
| ·规划滞后、规划起点不高 | 第16-17页 |
| ·基础设施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不高 | 第17页 |
| ·财力匮乏,建设用地紧张,发展受限 | 第17页 |
| ·产业支撑不足,城乡一体化发展框架尚未建立健全 | 第17-18页 |
| ·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乡建设缺乏特色 | 第18-19页 |
| 4. 进一步推进吕梁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 第19-25页 |
| ·充分认识推进城镇化的必要性 | 第19-20页 |
| ·是吕梁推进工业化的必然要求 | 第19页 |
| ·是破解吕梁“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 | 第19-20页 |
| ·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 | 第20页 |
| ·牢牢把握推进吕梁城镇化的基本原则 | 第20-21页 |
| ·以人为本 | 第20-21页 |
| ·因地制宜 | 第21页 |
| ·生态文明 | 第21页 |
| ·彰显特色 | 第21页 |
| ·着力创新推进吕梁城镇化建设 | 第21-25页 |
| ·科学编制规划,加快构建特色城镇体系 | 第21-22页 |
| ·促进产业向城镇集聚,发展和壮大城镇经济 | 第22-23页 |
|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镇整体功能 | 第23-24页 |
| ·挖掘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品位,重塑吕梁形象 | 第24页 |
| ·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城镇管理和服务 | 第24页 |
| ·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创新投资融资体制机制 | 第24-25页 |
| 5. 结语 | 第25-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26-27页 |
| Abstract | 第27-29页 |
| 致谢 | 第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