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20页 |
·植物盐胁迫相关研究 | 第9-13页 |
·盐胁迫对植物的危害 | 第9-10页 |
·植物的耐盐机理 | 第10-11页 |
·植物耐盐相关基因的挖掘 | 第11-12页 |
·与离子转运相关的基因 | 第11页 |
·与渗透调节相关的基因 | 第11-12页 |
·与活性氧清除相关的基因 | 第12页 |
·棉花耐盐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蔗糖合酶相关研究 | 第13-20页 |
·蔗糖合酶基因家族 | 第13页 |
·蔗糖合酶的表达 | 第13-14页 |
·蔗糖合酶的功能 | 第14-15页 |
·棉花中蔗糖合酶的研究 | 第15-20页 |
·本实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页 |
2 蔗糖合酶基因 GaSus3 和 GaSus4 基因盐胁迫表达分析 | 第20-27页 |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植物材料 | 第20页 |
·主要试剂 | 第20-21页 |
·主要仪器 | 第21页 |
·实验方法 | 第21-25页 |
·实时荧光定量 PCR 引物的选择 | 第21页 |
·表达分析材料的处理 | 第21页 |
·棉花总 RAN 的提取 | 第21-22页 |
·CTAB 酸酚法提取 RNA[88] | 第21-22页 |
·pBIOZOL 试剂盒提取 RNA | 第22页 |
·总 RNA 的 DNA 酶消化 | 第22-23页 |
·cDNA 第一链合成 | 第23-24页 |
·cDNA 的普通 PCR 检测反应 | 第24页 |
·实时荧光定量 PCR 反应 | 第24-25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5-27页 |
·RNA 提取质量检测 | 第25页 |
·GaSus3 和 GaSus4 基因盐胁迫表达分析 | 第25-27页 |
3 过表达亚洲棉 GaSus3 和 GaSus4 基因拟南芥的获得与鉴定 | 第27-37页 |
·实验材料 | 第27-28页 |
·植物材料 | 第27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27页 |
·试剂与试剂盒 | 第27页 |
·主要仪器 | 第27-28页 |
·试验方法 | 第28-34页 |
·GaSus3 和 GaSus4 基因克隆载体的构建 | 第28-30页 |
·PCR 扩增 | 第28-29页 |
·PCR 产物的回收 | 第29页 |
·PCR 回收产物与 pMD18-T 载体的连接反应 | 第29页 |
·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 | 第29-30页 |
·质粒 DNA 的提取 | 第30页 |
·菌种的保存 | 第30页 |
·植物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0-32页 |
·限制性酶切位点引物设计 | 第30-31页 |
·质粒的酶切 | 第31页 |
·酶切片段连接反应 | 第31-32页 |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2页 |
·农杆菌的转化 | 第32页 |
·花絮侵染法转化拟南芥 | 第32-33页 |
·拟南芥的种植 | 第32-33页 |
·拟南芥的准备 | 第33页 |
·农杆菌的准备 | 第33页 |
·花序侵染转化拟南芥 | 第33页 |
·转基因拟南芥的筛选与分子鉴定 | 第33-34页 |
·转基因拟南芥的筛选 | 第33-34页 |
·转基因拟南芥分子鉴定 | 第34页 |
·植物总 DNA 提取 | 第34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4-37页 |
·GaSus3 和 GaSus4 基因克隆载体的构建 | 第34-35页 |
·植物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5-36页 |
·转基因拟南芥的筛选和分子鉴定 | 第36-37页 |
4 转亚洲棉蔗糖合酶 GaSus3 基因拟南芥的形态及耐盐性检测 | 第37-45页 |
·实验材料 | 第37-38页 |
·植物材料 | 第37页 |
·主要试剂 | 第37-38页 |
·主要仪器 | 第38页 |
·试验方法 | 第38-39页 |
·转基因拟南芥表皮毛观测 | 第38页 |
·转基因拟南芥的耐盐性检测 | 第38-39页 |
·盐胁迫下转基因拟南芥的萌发实验 | 第38页 |
·培养基盐胁迫下转基因拟南芥的形态观测 | 第38页 |
·盐胁迫下盆栽转基因拟南芥形态观测 | 第38页 |
·盐胁迫下转基因拟南芥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测定 | 第38-39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9-45页 |
·转基因拟南芥表皮毛观测 | 第39-40页 |
·转基因拟南芥耐盐胁迫能力优于野生型 | 第40-45页 |
·培养基盐胁迫下转基因拟南芥的萌发率优于野生型 | 第40-41页 |
·培养基盐胁迫下转基因拟南芥的主根长度优于野生型 | 第41-42页 |
·培养基盐胁迫下转基因拟南芥植株地上部发育优于野生型 | 第42-43页 |
·浇灌盐处理下转基因拟南芥的耐受能力优于野生型 | 第43-44页 |
·转基因拟南芥过氧化氢酶活性高于野生型 | 第44-45页 |
5 结论 | 第45-46页 |
6 讨论 | 第46-48页 |
7 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