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7-11页 |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9-10页 |
|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第10-11页 |
| 2 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 ·校园文化的相关研究 | 第11页 |
| ·职业教育及职业教育校园文化的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 第12-15页 |
| ·高校校园文化的特点研究 | 第12页 |
| ·高校校园文化的功能研究 | 第12-13页 |
|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第13页 |
| ·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行为文化内涵的不同 | 第13-14页 |
| ·高职院校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的特殊性 | 第14-15页 |
| ·述评 | 第15-16页 |
| 3 当前江西省高职院校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第16-23页 |
| ·思想政治教育不充分 | 第16-17页 |
| ·行为文化的建设缺乏开放性 | 第17-18页 |
| ·行为文化的建设中存在功利化倾向和低俗化倾向 | 第18-19页 |
| ·功利化倾向 | 第18页 |
| ·低俗化倾向 | 第18-19页 |
| ·网络时代影响了校园人际交往 | 第19-20页 |
| ·校园活动数量和质量的欠缺降低了校园行为文化的丰富性和品位度 | 第20-21页 |
| ·社团建设落后致使校园行为文化丰富性不足 | 第21-23页 |
| 4 江西省高职院校校园行为文化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3-28页 |
| ·社会客观因素 | 第23-25页 |
| ·多元化的社会文化和某些负面的政治因素对江西高职院校校园行为文化的影响 | 第23页 |
| ·纷繁复杂的网络虚拟世界对江西高职院校学生的影响 | 第23-24页 |
| ·日渐丰富的物质生活导致了精神生活的缺失 | 第24页 |
| ·“4—2—1”的家庭结构对大学生的成长带来的影响 | 第24-25页 |
| ·高校内部因素 | 第25-28页 |
| ·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素质的影响 | 第25页 |
| ·学校的管理制度对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的影响 | 第25页 |
| ·教职员工在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中起主导作用 | 第25-26页 |
| ·大学生自身的素质问题 | 第26-28页 |
| 5 促进江西省高职院校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 第28-36页 |
| ·江西省高职院校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的原则 | 第28-29页 |
| ·坚持主体性原则 | 第28页 |
| ·坚持多样性原则 | 第28页 |
| ·坚持主导性原则 | 第28-29页 |
| ·坚持创新性原则 | 第29页 |
| ·对策建议 | 第29-36页 |
|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 第29-30页 |
| ·加强制度建设 | 第30页 |
| ·加强校园行为文化组织队伍建设 | 第30-32页 |
| ·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 第32-33页 |
| ·利用好互联网信息技术 | 第33-35页 |
| ·开展高品位的校园活动 | 第35-36页 |
| 结论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 致谢 | 第39-40页 |
| 作者简介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