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生军政素质培养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本文的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本文的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国外后备军官军政素质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国内国防生军政素质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5-17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5-17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7页 |
·本文的研究目标、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17-19页 |
·本文的研究目标 | 第17-18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8页 |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2. 国防生军政素质培养的相关理论 | 第19-25页 |
·国防生军政素质培养的基本概念 | 第19-21页 |
·国防生的概念 | 第19页 |
·国防生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19-21页 |
·国防生军政素质的构成分析 | 第21-22页 |
·国防生军政素质评判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21页 |
·国防生军政素质评判指标的构成 | 第21-22页 |
·国防生军政素质培养的一般分析 | 第22-25页 |
·国防生军政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 第22-23页 |
·国防生军政素质培养的总体概述 | 第23-24页 |
·国内外国防生军政素质培养方案概览 | 第24-25页 |
3. 国防生军政素质培养的目标 | 第25-32页 |
·政治思想素质方面 | 第25-27页 |
·理想信念坚定,未来定位准确 | 第25-26页 |
·道德品质高尚,思想动态稳定 | 第26页 |
·纪律观念浓厚,军人气质突出 | 第26-27页 |
·军事专业素质方面 | 第27-28页 |
·军事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全面 | 第27页 |
·军事训练完善,专业技能牢固 | 第27-28页 |
·军事指挥成熟,领导才能良好 | 第28页 |
·身体心理素质方面 | 第28-30页 |
·队列素质过硬,军人作风严谨 | 第28-29页 |
·身体体格硬朗,体能素质强硬 | 第29页 |
·心理素质健康,情绪情感稳定 | 第29-30页 |
·创新能力素质方面 | 第30-32页 |
·理论功底扎实,运用能力较强 | 第30页 |
·创新意识独到,求新意识浓烈 | 第30-31页 |
·探索精神十足,好奇心理强烈 | 第31-32页 |
4. 基于西南财经大学国防生军政素质案例分析 | 第32-39页 |
·国防生军政素质现状调查 | 第32-33页 |
·调查问卷的设计思路 | 第32-33页 |
·调查问卷的基本构成 | 第33页 |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 第33页 |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33-39页 |
·政治思想素质现状 | 第33-34页 |
·军事专业素质现状 | 第34-36页 |
·身体心理素质现状 | 第36-37页 |
·创新能力素质现状 | 第37-39页 |
5. 国防生军政素质培养方法和途径 | 第39-58页 |
·军政训练系统化 | 第39-42页 |
·基地集训砥炼军政基础 | 第39-40页 |
·军校培训磨练军事技能 | 第40-41页 |
·基层当兵锤炼军人意志 | 第41-42页 |
·军训代职锻炼指挥能力 | 第42页 |
·军政管理规范化 | 第42-46页 |
·模拟中队生活制度 | 第42-43页 |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第43页 |
·建立训练学分制度 | 第43-44页 |
·注重培养团队精神 | 第44页 |
·建立跟踪反馈制度 | 第44-45页 |
·完善分流奖惩机制 | 第45-46页 |
·军政内容全面化 | 第46-49页 |
·建立互动培养方案,彰显学员个性才能 | 第46-47页 |
·搭建沟通交流平台,掌握学员思想动态 | 第47页 |
·积极拓宽训练平台,确保学员高效执行 | 第47-48页 |
·构建心理教育平台,锻炼学员心理素质 | 第48页 |
·倡导申报科研项目,增强学员科创能力 | 第48-49页 |
·军政档案科学化 | 第49-58页 |
·建立国防生军政素质个人档案 | 第49-50页 |
·完善国防生军政素质考评体系 | 第50-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1 | 第61-63页 |
附录2 | 第63-65页 |
后记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