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1. 我国职务犯罪的现状决定了赋予检察机关特殊侦查措施具有现实性 | 第10-13页 |
·我国职务犯罪呈高发态势,贿赂犯罪增长较快 | 第10-11页 |
·“一对一”行受贿案件凸显 | 第11页 |
·职务犯罪案件作案方式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 | 第11-13页 |
2. 我国职务犯罪侦查特点决定了赋予检察机关特殊侦查措施具有必要性 | 第13-16页 |
·职务犯罪线索发现难 | 第13页 |
·职务犯罪案件取证难 | 第13-14页 |
·侦查路径一般是“由人到事” | 第14页 |
·证据易受外界干扰 | 第14-16页 |
3. 各国职务犯罪侦查特点决定了赋予检察机关特殊侦查措施具有充分性 | 第16-18页 |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增强职务犯罪侦查能力和提高侦查效率 | 第16页 |
·世界各国职务犯罪侦查价值观集中体现了对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平衡 | 第16-17页 |
·各国职务犯罪特别侦查权的配置体现了“职权式”侦查模式 | 第17-18页 |
4. 我国检察机关特别侦查措施的法律演进 | 第18-21页 |
·关于技术侦查措施的规定 | 第18-19页 |
·关于秘密侦查措施的规定 | 第19页 |
·刑诉法修正案中的特别侦查措施 | 第19-21页 |
5. 检察机关特别侦查措施的规范与完善 | 第21-36页 |
·特别侦查措施 | 第21-22页 |
·检察机关特别侦查措施体系的建构 | 第22-28页 |
·增设强制取证措施 | 第22-24页 |
·完善技术侦查措施 | 第24-26页 |
·排除秘密侦查措施中的诱惑侦查 | 第26-28页 |
·特别侦查措施行使中所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法律监督机关对于侦查措施的监督简单肤浅,留于形式 | 第28-29页 |
·相对于强大的侦查措施,刑事诉讼参与人特别是犯罪嫌疑人缺乏有效的权利救济手段和救济途径 | 第29页 |
·检察机关在职务犯罪侦查中存在滥用现有侦查措施 | 第29-30页 |
·特别侦查措施运用原则 | 第30-31页 |
·“最后措施”原则 | 第30页 |
·“紧迫性”原则 | 第30-31页 |
·“取证必要性”原则 | 第31页 |
·存在“证据锁链的缺失性”原则 | 第31页 |
·我国职务犯罪中特别侦查措施程序设计 | 第31-33页 |
·前置条件为“大案、要案” | 第31-32页 |
·由“省一级”审批、“高一级”实施 | 第32页 |
·设计“错侦救济”程序 | 第32-33页 |
·建立特别侦查措施的证据规则 | 第33-36页 |
·强制取证措施不受“沉默权”排除 | 第33-34页 |
·秘密侦查措施取得的证据在审判阶段不进行公开 | 第34-35页 |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0页 |
后记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