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产品主动再制造时机确定方法
致谢 | 第1-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插图清单 | 第12-14页 |
表格清单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4页 |
·引言 | 第15-21页 |
·制造业现状 | 第15-20页 |
·绿色制造 | 第20-21页 |
·再制造的概念及内涵 | 第21-24页 |
·再制造与维修、再循环 | 第21-22页 |
·再制造产品 | 第22-24页 |
·再制造研究现状 | 第24-2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5-27页 |
·再制造设计 | 第27-31页 |
·再制造中的不确定性 | 第27页 |
·再制造设计理论基础 | 第27-30页 |
·再制造设计方法 | 第30-31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31-34页 |
·论文的选题 | 第31-32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32-33页 |
·论文的结构 | 第33-34页 |
第二章 主动再制造模式的内涵 | 第34-43页 |
·主动再制造概念 | 第34-36页 |
·再制造与服役周期的关系 | 第34-35页 |
·再制造时域与主动再制造时域 | 第35-36页 |
·主动再制造的特征 | 第36页 |
·主动再制造时机 | 第36-39页 |
·被动再制造时机与主动再制造时机 | 第36-38页 |
·主动再制造时机选择机制 | 第38-39页 |
·零部件失效状态评估 | 第39-42页 |
·失效状态评估方法 | 第39-41页 |
·曲轴实例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冗余强度的概念及应用 | 第43-56页 |
·冗余强度的内涵 | 第43-46页 |
·冗余强度的基本描述 | 第43-45页 |
·冗余因子的概念及表达 | 第45-46页 |
·基于冗余强度的再制造优化设计 | 第46-48页 |
·量化分析的基本内容 | 第46-47页 |
·参数优化的基本内容 | 第47-48页 |
·反馈验证的基本内容 | 第48页 |
·实例分析 | 第48-55页 |
·曲轴的工况及失效分析 | 第48-51页 |
·曲轴的再制造优化设计 | 第51-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基于冗余强度的主动再制造时机确定方法 | 第56-66页 |
·主动再制造时机确定模型 | 第56-59页 |
·冗余强度与主动再制造时机的关系 | 第56页 |
·主动再制造时机确定模型的构建 | 第56-59页 |
·产品主动再制造时机确定方法 | 第59-62页 |
·层次分解的主要内容 | 第59-60页 |
·指示零部件的确定 | 第60-61页 |
·映射模型的建立 | 第61-62页 |
·实例分析 | 第62-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工作总结 | 第66-67页 |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