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行走系统论文--车轮论文

基于统一模型下的间接式TPMS的建模与实验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第11-14页
     ·国内外 TPMS 研究发展现状第11-13页
     ·国内外轮胎模型研究发展现状第13-14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第2章 统一轮胎模型简介与建模第15-30页
   ·统一轮胎模型的坐标系第15-16页
   ·统一轮胎模型的基本概念第16-20页
     ·接地印迹第16页
     ·接地印迹半长与垂直载荷的关系第16-17页
     ·侧向及纵向滑移率第17-18页
     ·接地印迹垂直压力分布第18-20页
   ·统一轮胎模型简介第20-24页
     ·模型与滑移率第20-22页
     ·无滑移区时的纵向力与侧向力第22页
     ·存在滑移区的纵向力与侧向力第22-24页
   ·统一轮胎模型在 MATLAB/Simulink 中的搭建第24-29页
     ·滑移率的计算第24-25页
     ·道路附着系数的计算第25页
     ·轮胎接地长度的计算第25-26页
     ·胎体纵向刚度与侧向刚度的计算第26-27页
     ·MATLAB 模型的搭建第27-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轮速信号采集系统硬件设计第30-46页
   ·硬件电路整体设计第30页
   ·轮速传感器简介第30-33页
     ·电磁感应式轮速传感器第31-32页
     ·霍尔效应式轮速传感器第32-33页
   ·输入信号处理电路第33-38页
     ·限幅电路第33-34页
     ·滤波电路第34-35页
     ·同相加法运算电路第35-36页
     ·整形电路第36-37页
     ·放大电路第37-38页
   ·采集板单片机第38-39页
   ·系统电源电路第39-41页
   ·系统复位电路第41页
   ·串口通信和 CAN 通信电路第41-43页
     ·串口通信电路第41-42页
     ·CAN 通信电路第42-43页
   ·胎压监测系统 PCB 设计第43-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间接式 TPMS 软件设计第46-53页
   ·开发环境介绍第46页
   ·系统 I/O 口的分配第46页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第46-48页
   ·系统各子程序模块设计第48-52页
     ·轮速信号采集模块第48-49页
     ·轮速标定模块第49-51页
     ·MSCAN 通信模块第51页
     ·串口通信模块第51-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5章 系统的调试及道路试验第53-62页
   ·系统的调试第53-55页
     ·系统硬件的调试第53-54页
     ·系统软件的调试第54-55页
   ·制动轮速信号采集实验第55-61页
     ·实验方案第55页
     ·实验设备第55-56页
     ·实验过程第56页
     ·实验数据采集及仿真结果分析第56-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结论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附录一 轮速信号采集系统部分程序第66-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作者简介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部件参数及控制参数优化研究
下一篇:分速汇矩式液压机械车辆再生制动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