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各种船舶论文--船舶:按航行状态分论文--潜水船论文

利用海洋温差能的水下热滑翔机相变过程和动力性能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符号说明第13-14页
第一章 概论第14-33页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第14-15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3页
     ·国外水下滑翔机研究现状第15-21页
     ·国内水下滑翔机研究现状第21-23页
   ·海洋温差能的资源第23-26页
     ·海洋温跃层的特性第24页
     ·我国的海洋能温差能资源第24-26页
   ·动力系统工作过程第26-29页
   ·温差能驱动水下滑翔机技术现状第29-31页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31页
   ·本学位论文的创新点第31-33页
第二章 温差能驱动水下滑翔机动力装置相变过程第33-49页
   ·固-液相变传热第33-34页
   ·固-液相变的研究现状第34-35页
   ·动力系统固液相变数值分析第35-45页
     ·动力系统物理模型第35-36页
     ·动力系统数学模型第36-38页
     ·模型的简化第38-40页
     ·方程离散第40-45页
   ·数学模型的验证第45-48页
     ·实验验证第45-46页
     ·与准稳态法比较第46-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三章 水下滑翔机动力装置相变过程的特性及影响因素第49-58页
   ·不同材料对相变过程的影响第49-52页
     ·温差能动力系统储能工质的选择第49-50页
     ·计算结果分析第50-52页
   ·对流换热系数对相变过程的影响第52-53页
   ·外界温度对相变过程的影响第53-54页
   ·容器尺寸对相变过程的影响第54-55页
   ·不同结构对相变过程的影响第55-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四章 动力装置相变过程工质体积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第58-65页
   ·实验材料选择第58-59页
   ·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第59-60页
   ·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第60-64页
     ·凝固实验第60-62页
     ·熔解实验第62-63页
     ·凝固过程与熔解过程比较第63-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五章 动力装置相变过程工质体积变化率的数值模拟第65-79页
   ·相变过程体积变化率的数学模型第65-67页
   ·数值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第67-72页
     ·凝固过程比较第67-68页
     ·熔解过程比较第68-70页
     ·计算值与实验值误差分析第70-72页
   ·体积变化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第72-76页
     ·过冷度与过热度的影响第72-74页
     ·Stefan 数的影响第74-75页
     ·圆柱半径的影响第75页
     ·Biot 数的影响第75-76页
   ·不同体积变化率时输出功率比较第76-77页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六章 滑翔机运行的路径和优化第79-96页
   ·滑翔机运行路径的特征第79-86页
     ·滑翔机水下循环中相变材料的状态第79页
     ·海洋温跃层的温度分布第79-80页
     ·不同滑翔潜深的相变过程分析第80-84页
     ·滑翔路径优化第84-86页
   ·不同体积膨胀率滑翔行程比较第86-88页
   ·不同温跃层间的滑翔行程比较第88-94页
     ·浅跃层间运行比较第88-91页
     ·深海跃层间运行比较第91-94页
   ·本章小结第94-96页
第七章 滑翔机水下运行控制策略分析第96-111页
   ·滑翔机水动力性能第96-101页
     ·滑翔机水动力性能的计算方法第96-97页
     ·边界条件第97页
     ·滑翔机整机水动力性能第97-101页
   ·滑翔机水下运行控制策略分析第101-108页
     ·水动力性能与运行姿态间的关系第101-105页
     ·水动力性能与动力系统工作过程的关系第105-108页
   ·滑翔机总体性能改进第108-109页
   ·本章小结第109-111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111-114页
   ·结论第111-112页
   ·展望第112-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25页
附录一 程序流程第125-126页
致谢第126-12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成果第127-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船体局部结构的损伤识别与检测研究
下一篇:多学科设计优化在桁架式Spar平台概念设计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