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中国法制史论文

中国古代抑商法律政策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0页
一、中国古代抑商法律政策的历史演进第10-17页
 (一) 古代抑商的萌芽时期——战国至秦朝第10-12页
 (二) 古代抑商的成熟定性期——汉代至宋代第12-15页
 (三) 古代抑商的衰落时期——元明清第15-16页
 (四) 古代抑商的瓦解时期——鸦片战争之后第16-17页
二、古代抑商法律政策的思想基础、政策性规范与实践第17-36页
 (一) 古代抑商法律政策的思想基础第17-24页
  1、道家的抑商思想第17-18页
  2、法家的抑商思想第18-19页
  3、儒家的抑商思想第19-23页
  4、普通民众的抑商观念第23-24页
 (二) 古代抑商的主要法律政策第24-32页
  1、人格方面的践踏——贱商法律政策第24-25页
  2、经济上的直接打击——重税法律政策第25-26页
  3、经济上的间接打击——制度性或政策性障碍第26-30页
   (1) 禁榷制度第26-28页
   (2) 官营手工业第28-29页
   (3) 均输、平准第29页
   (4) 其他抑商政策或措施第29-30页
  4、商业交易的障碍——程序性限制第30-32页
 (三) 古代抑商法律政策的实践第32-36页
  1、算缗令第32-34页
  2、六管政策第34-35页
  3、淮安榷关第35-36页
三、古代抑商法律政策的成因分析第36-42页
 (一) 自然因素第36-37页
 (二) 社会因素第37-42页
  1、经济原因第37-38页
  2、政治原因第38-41页
  3、思想文化原因第41-42页
四、古代抑商法律政策的历史影响第42-51页
 (一) 积极作用第42-43页
  1、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形成第42-43页
  2、儒商文化的形成第43页
 (二) 消极作用第43-51页
  1、经济结构的停滞不前第43-44页
  2、古代社会缺乏民主宪政精神第44-45页
  3、无讼观念的形成第45-47页
  4、法律工具主义盛行第47-48页
  5、官商合流第48-49页
  6、官本位文化第49页
  7、民众的仇富心态第49-51页
结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7页
致谢第57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目录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呼和浩特公共停车设施管理研究
下一篇:我国法规报批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