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拟南芥质体定位的叶酰聚谷氨酸合成酶AtDFB生物学功能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英文缩略表第12-16页
第一章 引言第16-27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6页
     ·叶酸的概况第16-19页
     ·叶酸在植物体内的功能第19-21页
     ·FPGS 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第21-22页
     ·植物低氮胁迫反应的研究第22-23页
     ·种子储存物的积累及作用第23-24页
     ·暗形态建成研究进展第24-26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6-27页
第二章 AtDFB 在拟南芥根发育及种子储存物积累过程中的功能研究第27-46页
   ·材料方法第27-35页
     ·材料第27-28页
     ·方法第28-35页
   ·结果第35-43页
     ·atdfb 突变体的获得第35-36页
     ·突变体主根发育有缺陷且对低氮环境敏感第36-37页
     ·互补植株表型恢复第37-38页
     ·5-甲酰四氢叶酸恢复突变体的表型第38页
     ·土培条件下突变体的表型第38-39页
     ·突变体种子形态和质量发生变化第39页
     ·突变体种子碳氮分配异常第39-42页
     ·突变体种子碳含量丰富的化合物积累第42-43页
     ·突变体种子氮含量丰富的化合物减少第43页
   ·小结第43-45页
   ·讨论第45-46页
第三章 AtDFB 在拟南芥暗形态建成中的功能研究第46-66页
   ·材料与方法第46-49页
     ·材料第46-47页
     ·方法第47-49页
   ·结果第49-63页
     ·突变体暗形态建成异常且对低氮环境敏感第49页
     ·突变体对低氮条件的反应是特异的第49页
     ·突变体不能利用铵态氮和有机氮第49-50页
     ·突变体下胚轴表皮细胞不能正常伸长第50-52页
     ·低氮抑制突变体下胚轴伸长第52-53页
     ·突变体发育早期需要充足的氮源第53-55页
     ·突变体胚储存的营养物质不足第55-56页
     ·暗形态建成中 AtDFB 表达模式分析第56-57页
     ·5-甲酰四氢叶酸恢复突变体的暗形态建成第57-58页
     ·突变体发育早期需要充足的 5-甲酰四氢叶酸第58-59页
     ·5-甲酰四氢叶酸对突变体表型的恢复依赖外源硝态氮第59-60页
     ·EBL 能恢复突变体的下胚轴第60-62页
     ·突变体对其他激素处理的反应第62-63页
     ·其他相关突变体对低氮胁迫的反应第63页
   ·小结第63-64页
   ·讨论第64-66页
第四章 AtDFB 调控的叶酸稳态对植物代谢的调控研究第66-87页
   ·材料方法第66-69页
     ·材料第66-68页
     ·方法第68-69页
   ·结果第69-84页
     ·突变体萌发的种子中氮代谢异常第69-70页
     ·突变体萌发的种子中叶酸代谢异常第70-71页
     ·突变体暗形态建成中碳氮分配异常第71-72页
     ·突变体暗形态建成中氮代谢异常第72-74页
     ·突变体暗形态建成中可溶蛋白积累第74页
     ·突变体暗形态建成中多种氨基酸积累第74-76页
     ·突变体形态建成中氮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紊乱第76页
     ·突变体暗形态建成中多种代谢物异常积累第76-80页
     ·突变体暗形态建成中叶酸代谢紊乱第80-83页
     ·5-甲酰四氢叶酸恢复突变体暗形态建成中的叶酸代谢第83-84页
     ·突变体暗形态建成中 SAM 积累第84页
   ·小结第84页
   ·讨论第84-87页
第五章 AtDFB 功能缺失对拟南芥暗形态建成中转录组的影响第87-98页
   ·材料方法第87页
     ·材料第87页
     ·方法第87页
   ·结果第87-95页
     ·AtDFB 功能缺失导致拟南芥转录组的变化第87-88页
     ·AtDFB 功能缺失突变体对低氮胁迫的反应与野生型不同第88-89页
     ·氮源充足条件下突变体多个代谢途径的基因表达变化第89-90页
     ·氮限制条件下突变体多个代谢途径的基因表达变化第90-95页
   ·小结第95-96页
   ·讨论第96-98页
第六章 全文结论第98-100页
   ·结论第98页
   ·创新点第98-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11页
附录第111-124页
致谢第124-125页
作者简历第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江流域“三化”协调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与空间差异研究
下一篇:拟南芥核孔蛋白Nup96的鉴定及其在开花时间和生物钟调控中的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