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签名表 | 第1-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9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9-2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21-78页 |
·葡萄根瘤蚜研究概况 | 第21-36页 |
·葡萄根瘤蚜的分类地位 | 第22页 |
·葡萄根瘤蚜的形态特征与识别 | 第22-23页 |
·葡萄根瘤蚜的为害特点和危害 | 第23-26页 |
·葡萄根瘤蚜的生物学特征 | 第26-28页 |
·葡萄根瘤蚜的年消长动态 | 第28页 |
·葡萄根瘤蚜生态学特征 | 第28-29页 |
·葡萄根瘤蚜的防治 | 第29-32页 |
·葡萄根瘤蚜的最新研究进展 | 第32-36页 |
·复合种植的概念 | 第36-44页 |
·复合种植的概念 | 第36-41页 |
·复合种植的研究进展 | 第41页 |
·复合种植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 | 第41-43页 |
·葡萄园内复合种植的筛选 | 第43-44页 |
·植物化感作用 | 第44-54页 |
·植物化感作用的概念 | 第44-46页 |
·植物化感物质产生与释放 | 第46-47页 |
·影响植物化感作用的影响因子 | 第47-49页 |
·化感物质的生态作用与利用 | 第49-51页 |
·葡萄化感作用的研究现状 | 第51-52页 |
·植物之间相互化感作用的研究方法 | 第52-53页 |
·筛选复种植物的研究方法 | 第53-54页 |
·葡萄病毒病研究进展 | 第54-58页 |
·葡萄病毒病及其危害 | 第54页 |
·葡萄病毒种类与研究进展 | 第54-55页 |
·葡萄病毒基因遗传变异研究 | 第55-56页 |
·葡萄病毒病传播途径 | 第56页 |
·葡萄病毒病检测技术 | 第56-57页 |
·葡萄病毒病防治技术 | 第57-58页 |
·中草药与中草药种植 | 第58-70页 |
·具有杀虫活性的中草药种类研究 | 第59-62页 |
·林下种植的中草药种类 | 第62页 |
·部分中草药形态特征及病虫害种类 | 第62-70页 |
·牛膝根系化学成分 | 第70-74页 |
·牛膝 | 第70-71页 |
·牛膝根系已知化学成分 | 第71-74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74-78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4-75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75-78页 |
第二章 葡萄园复种植物防治葡萄根瘤蚜思路验证 | 第78-8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8-80页 |
·供试虫源 | 第78页 |
·供试作物 | 第78页 |
·主要试剂 | 第78页 |
·试验地描述 | 第78-79页 |
·烟草根系提取物和烟碱对葡萄根瘤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 第79页 |
·葡萄园种植烟草对葡萄根瘤蚜种群的影响 | 第79页 |
·葡萄园种植烟草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 第79页 |
·数据处理 | 第79-8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0-83页 |
·烟草根系提取物和烟碱对葡萄根瘤蚜卵和若蚜存活率的影响 | 第80页 |
·烟草根系提取物和烟碱对葡萄根瘤蚜发育历期的影响 | 第80-81页 |
·烟草根系浸提液和烟碱对葡萄根瘤蚜繁殖力的影响 | 第81页 |
·葡萄园种植烟草对葡萄根瘤蚜种群的影响 | 第81-82页 |
·葡萄园种植烟草对葡萄根生长的影响 | 第82-83页 |
·葡萄园种植烟草对葡萄地上部分生长的影响 | 第83页 |
·结论和讨论 | 第83-86页 |
·结论 | 第83-84页 |
·讨论 | 第84-86页 |
第三章 葡萄园复合种植植物筛选 | 第86-94页 |
·材料及方法 | 第86-88页 |
·供试复种植物 | 第86页 |
·试验地描述 | 第86页 |
·葡萄园复种植物筛选 | 第86页 |
·葡萄园复种植物种植方法 | 第86-87页 |
·葡萄园复种植物田间观测 | 第87-88页 |
·数据处理 | 第8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8-92页 |
·葡萄园复种植物筛选 | 第88页 |
·廊坊葡萄园复种植物出苗率调查 | 第88-89页 |
·廊坊葡萄园复种植物长势调查 | 第89页 |
·廊坊葡萄园复种植物种子千粒重和发芽率调查 | 第89-90页 |
·湖南葡萄园复种植物出苗率调查 | 第90页 |
·湖南葡萄园复种植物长势调查 | 第90-92页 |
·结论和讨论 | 第92-94页 |
·结论 | 第92页 |
·讨论 | 第92-94页 |
第四章 葡萄园复种植物防控葡萄根瘤蚜试验 | 第94-10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94-95页 |
·供试虫源 | 第94页 |
·供试葡萄 | 第94页 |
·供试复种植物 | 第94页 |
·复种植物根系提取物对葡萄根瘤蚜嗅觉行为反应的生物测定 | 第94-95页 |
·复种植物根系提取物对葡萄根瘤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 第95页 |
·复种植物盆栽试验 | 第95页 |
·葡萄园种植复种植物对葡萄根瘤蚜种群的影响 | 第95页 |
·数据处理 | 第9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95-100页 |
·复种植物根系提取物对葡萄根瘤蚜嗅觉行为反应的生物测定 | 第95-96页 |
·复种植物根系提取物对葡萄根瘤蚜卵孵化率的影响 | 第96-97页 |
·复种植物根系提取物对葡萄根瘤蚜若蚜存活率的影响 | 第97-98页 |
·复种植物根系提取物对葡萄根瘤蚜发育历期的影响 | 第98页 |
·复种植物根系提取物对葡萄根瘤蚜繁殖力的影响 | 第98-99页 |
·复种植物盆栽试验一 | 第99页 |
·复种植物盆栽试验二 | 第99-100页 |
·葡萄园种植复种植物对葡萄根瘤蚜种群的影响 | 第100页 |
·结论和讨论 | 第100-103页 |
·结论 | 第100-101页 |
·讨论 | 第101-103页 |
第五章 牛膝根系化学物质对葡萄根瘤蚜生物活性测定 | 第103-10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03-104页 |
·供试虫源 | 第103页 |
·牛膝根系中的 22 种化合物 | 第103页 |
·部分牛膝成分对葡萄根瘤蚜的生物测定 | 第103-104页 |
·β-蜕皮甾酮含量测定 | 第104页 |
·数据处理 | 第10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04-105页 |
·部分牛膝成分对葡萄根瘤蚜的生物测定 | 第104页 |
·β-蜕皮甾酮及牛膝根系提取物的 LC50测定 | 第104-105页 |
·β-蜕皮甾酮含量的测定 | 第105页 |
·讨论 | 第105-107页 |
·结论 | 第105页 |
·讨论 | 第105-107页 |
第六章 复种植物感染和传播葡萄病毒病风险测定 | 第107-11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07-111页 |
·葡萄毒源材料 | 第107-108页 |
·试剂 | 第108-109页 |
·中草药栽植 | 第109页 |
·摩擦接种 | 第109-110页 |
·病毒 RT-PC R 检测 | 第110-11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11-112页 |
·中草药传播葡萄病毒 RT-PCR 检测结果 | 第111-112页 |
·结论和讨论 | 第112-114页 |
·结论 | 第112-113页 |
·讨论 | 第113-114页 |
第七章 复种植物对葡萄的化感作用测定 | 第114-11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14-115页 |
·供体材料 | 第114页 |
·受体材料 | 第114页 |
·主要试剂 | 第114页 |
·仪器设备 | 第114-115页 |
·土壤水浸液制备 | 第115页 |
·中草药土壤水浸提液对葡萄苗生长的影响 | 第115页 |
·中草药与葡萄混载对葡萄苗生长的影响 | 第115页 |
·数据处理 | 第11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15-117页 |
·中草药土壤水浸提液对葡萄苗萌发的影响 | 第115-116页 |
·中草药土壤水浸提液对葡萄苗生长的影响 | 第116页 |
·中草药与葡萄混载对葡萄苗萌发的影响 | 第116-117页 |
·中草药与葡萄混载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 第11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17-119页 |
·结果 | 第117页 |
·讨论 | 第117-119页 |
第八章 全文结论 | 第119-124页 |
·结论 | 第119-121页 |
·葡萄园复种植物防治葡萄根瘤蚜思路验证 | 第119页 |
·葡萄园复合种植植物筛选 | 第119页 |
·葡萄园复种植物防控葡萄根瘤蚜研究 | 第119-120页 |
·牛膝根系化学物质对葡萄根瘤蚜生物活性测定 | 第120页 |
·复种植物感染和传播葡萄病毒病风险测定 | 第120页 |
·复种植物对葡萄的化感作用测定 | 第120-121页 |
·筛选出 3 种中草药与葡萄复合种植防治葡萄根瘤蚜 | 第121页 |
·创新点 | 第121页 |
·展望 | 第121-124页 |
·复合种植是农业发展重要的方向 | 第121-122页 |
·复合种植的作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 第122-123页 |
·防控葡萄根瘤蚜系列复合种植植物筛选 | 第123页 |
·复合种植防控葡萄根瘤蚜机理研究 | 第123页 |
·葡萄园种植中草药的质量 | 第123-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47页 |
致谢 | 第147-149页 |
作者简历 | 第149-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