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6页 |
·RNA 病毒分子进化研究概述 | 第14-16页 |
·植物 RNA 病毒分子进化的机制 | 第16-24页 |
·突变 | 第16-20页 |
·重组 | 第20-22页 |
·自然选择 | 第22-23页 |
·遗传漂变 | 第23-24页 |
·迁移 | 第24页 |
·植物 RNA 病毒分子进化的研究方法 | 第24-30页 |
·分子系统发生分析 | 第24-28页 |
·种群遗传分析 | 第28-30页 |
·甘蔗线条花叶病毒的研究进展 | 第30-32页 |
·高粱花叶病毒的研究进展 | 第32-33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33-36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33-34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34-36页 |
第二章 云南、广西两省区甘蔗花叶病病原检测及其发生分布调查 | 第36-50页 |
·前言 | 第36页 |
·实验材料 | 第36-38页 |
·样品采集与保存 | 第36-37页 |
·主要试剂、菌株及溶液配制 | 第37-38页 |
·实验仪器 | 第38页 |
·试验方法 | 第38-42页 |
·Trizol 法提取植物总 RNA | 第38-39页 |
·引物设计 | 第39页 |
·RT-PCR、克隆测序 | 第39-4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2-47页 |
·甘蔗花叶病的发生情况调查 | 第42-43页 |
·云南甘蔗花叶病的病原鉴定 | 第43-47页 |
·广西甘蔗花叶病的病原鉴定 | 第47页 |
·讨论 | 第47-50页 |
·云南地区甘蔗花叶病病原分析 | 第47-49页 |
·广西地区甘蔗花叶病病原分析 | 第49-50页 |
第三章 甘蔗线条花叶病毒分子进化研究 | 第50-78页 |
·前言 | 第50页 |
·实验材料 | 第50-53页 |
·样品采集与保存 | 第50页 |
·试剂、溶液配制 | 第50-53页 |
·实验仪器 | 第53页 |
·试验方法 | 第53-62页 |
·植物总 RNA 提取 | 第53页 |
·引物设计 | 第53-54页 |
·RT-PCR、克隆测序 | 第54-59页 |
·序列分析 | 第59-6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2-76页 |
·重组分析 | 第62-64页 |
·系统发生分析 | 第64-69页 |
·种群结构 | 第69页 |
·遗传分化和基因流动 | 第69页 |
·分子变异与选择压力分析 | 第69-75页 |
·中性检测分析 | 第75-76页 |
·讨论 | 第76-78页 |
第四章 高粱花叶病毒分子进化研究 | 第78-91页 |
·前言 | 第78页 |
·实验材料 | 第78-79页 |
·样品采集与保存 | 第78页 |
·主要试剂、溶液配制 | 第78-79页 |
·实验仪器 | 第79页 |
·试验方法 | 第79-82页 |
·植物总 RNA 提取 | 第79页 |
·引物设计 | 第79页 |
·RT-PCR、克隆测序 | 第79-81页 |
·序列分析 | 第81-8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2-89页 |
·重组分析 | 第82页 |
·系统发生分析 | 第82-83页 |
·遗传距离分析 | 第83-85页 |
·种群结构分析 | 第85-86页 |
·选择压力分析 | 第86页 |
·中性检测分析 | 第86-89页 |
·讨论 | 第89-91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104页 |
附录 | 第104-111页 |
致谢 | 第111-112页 |
作者简历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