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监察、监督论文

网络舆论监督视角下的我国政府公信力构建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1章 引言第9-18页
   ·本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目的第9页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第9-11页
   ·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第11-16页
     ·国外研究状况第11-14页
     ·国内研究状况第14-16页
   ·本选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17页
   ·本课题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第17-18页
第2章 政府公信力概述第18-25页
   ·政府公信力的内涵第18-19页
   ·政府公信力的形成因素第19-20页
     ·政府执行力的提高第19页
     ·政府形象和权威的提升第19-20页
     ·社会信誉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第20页
   ·政府公信力的相关理论基础第20-22页
     ·合法性理论第20-22页
     ·责任政府理论第22页
   ·政府公信力构建的意义第22-25页
     ·我国政府自身建设的“软实力”第22-23页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形成的关键环节第23-24页
     ·我国政府应对当今世界复杂多变局势的迫切需要第24-25页
第3章 网络舆论监督概述第25-36页
   ·网络舆论监督的内涵界定第25-27页
   ·网络舆论监督的特点第27-32页
     ·参与者众多且主体性增强第27-28页
     ·监督范围扩大第28页
     ·监督方式多元化第28-29页
     ·“领袖意见”致使舆论在交互中趋同,存在恶意引导第29-30页
     ·“数字鸿沟”致使民意不平等第30-31页
     ·“把关人”缺位导致信息真假难辨第31-32页
   ·网络舆论监督是现代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32-36页
     ·网络舆论监督是政治文明和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第32-33页
     ·网络舆论监督的乘数效应增强第33-34页
     ·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方兴未艾第34-36页
第4章 网络舆论监督是新形势下我国政府公信力构建的重要手段第36-48页
   ·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公信力的构建离不开舆论监督第36-43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舆论监督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第37-39页
     ·苏联舆论监督缺乏及其危害第39-41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舆论监督第41-43页
   ·网络舆论监督的兴起为我国政府公信力的构建提供了新的载体第43-44页
   ·从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看待政府公信力构建中的网络舆论监督第44-48页
     ·真理尺度:政府和公民都要讲究科学精神第45-46页
     ·价值尺度:政府和公民都要立足于办好中国的事情第46-48页
第5章 发挥网络舆论监督在政府公信力构建中的作用对策第48-61页
   ·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48-52页
   ·加强制度建设第52-56页
     ·继续大力发展网络舆论监督第52-53页
     ·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管机制第53-54页
     ·完善网络问政的体制机制第54-56页
   ·培育网络文化第56-58页
     ·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和道德自律精神第56-57页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网络文化建设的始终第57-58页
   ·积极借鉴他国的有益经验和做法第58-61页
结语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致谢第66-67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苏联解体的人文制约探究--兼论对我国的镜鉴
下一篇:公务员考试录用政策执行研究--基于福建省泉州市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