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钢铁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绩效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问题提出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国际并购演进浪潮 | 第10-11页 |
·钢铁业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 第13-15页 |
·相关研究的综合评述 | 第15页 |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意义 | 第15-17页 |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论文逻辑结构 | 第17-20页 |
第2章 企业并购绩效研究的基本理论概述 | 第20-31页 |
·企业并购的概念 | 第20-21页 |
·兼并、合并、收购与并购 | 第20-21页 |
·并购与重组 | 第21页 |
·企业并购的类型 | 第21-22页 |
·按并购双方的行业属性划分 | 第21页 |
·按并购方的出资方式划分 | 第21-22页 |
·按并购双方是否直接进行并购活动划分 | 第22页 |
·企业并购的动因理论 | 第22-27页 |
·规模经济动因理论 | 第23页 |
·效率理论 | 第23-24页 |
·代理理论 | 第24页 |
·外部冲击理论 | 第24-25页 |
·信息和信号理论 | 第25页 |
·再分配理论 | 第25-26页 |
·中国企业并购的特殊动因 | 第26-27页 |
·企业绩效评价相关理论 | 第27-29页 |
·绩效与企业绩效的概念 | 第27页 |
·绩效评价的概念 | 第27-28页 |
·绩效评价的理论 | 第28-29页 |
·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的研究方法 | 第29-31页 |
·事件研究法 | 第29页 |
·财务指标法 | 第29页 |
·个案研究法 | 第29-30页 |
·其他研究方法 | 第30页 |
·事件研究法与财务指标法的比较分析 | 第30-31页 |
第3章 钢铁企业并购重组分析 | 第31-36页 |
·我国钢铁行业环境分析 | 第31-33页 |
·我国钢铁产业特征与产业链结构 | 第31-32页 |
·我国钢铁行业并购重组发展历程 | 第32-33页 |
·金融危机后我国钢铁行业并购特点 | 第33页 |
·我国钢铁业企业并购的制约因素分析 | 第33-34页 |
·钢铁企业并购重组战略目标理论分析 | 第34-36页 |
第4章 并购重组的短期绩效实证研究 | 第36-43页 |
·样本选取与处理 | 第36-40页 |
·数据来源 | 第36-37页 |
·数据处理的计算步骤 | 第37-38页 |
·财务指标对比 | 第38-40页 |
·实证分析及结论 | 第40-43页 |
第5章 并购重组的长期绩效的实证研究 | 第43-58页 |
·评价目标设定 | 第43-45页 |
·样本选取和数据处理 | 第45-50页 |
·样本数据来源 | 第45-46页 |
·数据处理 | 第46-50页 |
·实证分析 | 第50-57页 |
·主要结论 | 第57-58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58-62页 |
·研究总结 | 第58页 |
·政策建议 | 第58-60页 |
·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展望 | 第60-62页 |
·局限性 | 第60页 |
·未来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附录 | 第66-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