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客车车架结构性能分析及优化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致谢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引言 | 第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有限元法理论及软件介绍 | 第16-23页 |
·引言 | 第16页 |
·有限单元法基本理论 | 第16-20页 |
·有限元法的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弹性问题基本力学方程 | 第17-19页 |
·线弹性体有限元分析过程 | 第19-20页 |
·HYPERWORKS软件介绍 | 第20-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客车车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3-31页 |
·客车车架概述 | 第23-24页 |
·客车车架类型 | 第23-24页 |
·车架的设计要求 | 第24页 |
·车架制造工艺及材料 | 第24页 |
·客车车架有限元建模 | 第24-30页 |
·客车车架有限元建模原则 | 第24-25页 |
·客车车架的结构 | 第25页 |
·几何实体模型的建立与处理 | 第25-27页 |
·单位制和材料参数 | 第27页 |
·单元类型的选择及网格划分 | 第27-29页 |
·连接的模拟 | 第29-30页 |
·车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车架模态分析 | 第31-42页 |
·模态分析概述 | 第31页 |
·结构模态分析理论基础 | 第31-32页 |
·车架试验模态分析 | 第32-38页 |
·试验目的及试验设备 | 第32-33页 |
·试验方案的确定 | 第33-35页 |
·测试系统的建立 | 第35页 |
·测试信号的采集 | 第35-37页 |
·试验测试中注意事项 | 第37页 |
·模态参数辨识 | 第37-38页 |
·车架模态有限元分析 | 第38-40页 |
·边界条件 | 第38页 |
·求解方法 | 第38页 |
·模态分析结果 | 第38-40页 |
·试验与计算结果分析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客车车架静态分析 | 第42-51页 |
·概述 | 第42页 |
·客车车架刚度分析 | 第42-45页 |
·车架弯曲刚度分析 | 第42-44页 |
·车架扭转刚度分析 | 第44-45页 |
·客车车架强度分析 | 第45-50页 |
·静态强度分析理论 | 第45-46页 |
·计算工况 | 第46页 |
·计算载荷的确定 | 第46-47页 |
·满载弯曲工况 | 第47-48页 |
·满载扭转工况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六章 车架优化分析 | 第51-60页 |
·引言 | 第51页 |
·灵敏度分析的必要性 | 第51-52页 |
·灵敏度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52-54页 |
·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54-56页 |
·目标函数 | 第54-55页 |
·约束条件 | 第55页 |
·设计变量 | 第55页 |
·约束问题极小化方法 | 第55-56页 |
·灵敏度计算分析 | 第56-58页 |
·基于相对灵敏度分析的优化设计 | 第58-59页 |
·优化结果分析 | 第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总结 | 第60页 |
·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