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致谢 | 第8-1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2页 |
| ·课题的提出 | 第15-16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 ·汽车用超高强度钢板发展现状 | 第16-18页 |
| ·硼钢热冲压工艺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 ·硼钢热成形基础理论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硼钢热冲压设备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超高强度硼钢热冲压成形理论基础 | 第22-27页 |
| ·金属热塑性变形机理 | 第22-23页 |
| ·晶内滑移变形 | 第22页 |
| ·晶界滑移变形 | 第22-23页 |
| ·扩散性蠕变 | 第23页 |
| ·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 | 第23页 |
| ·金属热塑性成形的屈服准则 | 第23-25页 |
| ·密塞斯 (Von Mises)屈服准则 | 第24页 |
| ·希尔(Hill)屈服准则 | 第24-25页 |
| ·Barlat-Lian 屈服准则 | 第25页 |
| ·金属热冲压过程中的传热学理论 | 第25-27页 |
| ·热力学第一定律 | 第25页 |
| ·热传递三种方式的描述 | 第25-26页 |
| ·瞬态传热问题的基本方程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B1500HS 超高强钢热流变行为及数学模型研究 | 第27-36页 |
| ·B1500HS 应力—应变曲线实验研究 | 第27-32页 |
| ·热模拟实验 | 第27-29页 |
| ·流变应力—应变曲线分析 | 第29-32页 |
| ·B1500HS 热冲压流变应力数学模型研究 | 第32-34页 |
| ·流变应力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2-33页 |
| ·数学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 第四章 U 形件热冲压成形过程数值模拟分析 | 第36-56页 |
| ·引言 | 第36页 |
| ·板料热冲压有限元仿真基本理论与软件介绍 | 第36-39页 |
| ·温度场分析 | 第37页 |
| ·变形和温度场的相互影响 | 第37-38页 |
| ·热力耦合分析的有限元理论 | 第38页 |
| ·有限元软件的选取 | 第38-39页 |
| ·U 形件零件图及工艺分析 | 第39页 |
| ·U 形件热冲压有限元模型 | 第39-43页 |
| ·材料模型的建立 | 第40-41页 |
| ·成形分析步的设定 | 第41-42页 |
| ·成形中接触的定义 | 第42-43页 |
| ·划分网格 | 第43页 |
| ·模拟结果分析及讨论 | 第43-54页 |
| ·U 形件热冲压过程分析 | 第44-48页 |
| ·不同时刻温度分布比较 | 第44-45页 |
| ·不同时刻应力分布比较 | 第45-46页 |
| ·不同时刻厚度分布比较 | 第46-47页 |
| ·回弹情况分析 | 第47-48页 |
| ·板料初始温度对成形的影响 | 第48-50页 |
| ·板料初始温度对成形件温度分布的影响 | 第48-49页 |
| ·板料初始温度对成形件厚度分布的影响 | 第49-50页 |
| ·板料初始温度对成形件回弹的影响 | 第50页 |
| ·模具间隙对成形的影响 | 第50-52页 |
| ·模具间隙对成形件温度分布的影响 | 第50-51页 |
| ·模具间隙对成形件厚度分布的影响 | 第51-52页 |
| ·模具间隙对成形件回弹的影响 | 第52页 |
| ·冲压速度对成形的影响 | 第52-54页 |
| ·冲压速度对成形件温度分布的影响 | 第52-53页 |
| ·冲压速度对成形件厚度分布的影响 | 第53-54页 |
| ·冲压速度对成形件回弹的影响 | 第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 第五章 汽车中立柱加强板热冲压数值模拟及工艺参数多目标优化 | 第56-69页 |
| ·引言 | 第56页 |
| ·中立柱加强板热成形特点分析 | 第56-57页 |
| ·热冲压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57-60页 |
| ·材料模型与单元类型选择 | 第57-58页 |
| ·网格划分及工艺补充面处理 | 第58页 |
| ·边界条件 | 第58-59页 |
| ·等效拉延筋 | 第59-60页 |
| ·B 柱加强板热成形结果分析 | 第60-62页 |
| ·成形结束温度分布情况 | 第60-61页 |
| ·成形极限图分析 | 第61页 |
| ·板料厚度变化情况 | 第61页 |
| ·热冲压与冷冲压成形吨位比较 | 第61-62页 |
| ·B 柱加强板热冲压工艺参数多目标优化 | 第62-68页 |
| ·稳健设计和灰色系统理论 | 第62-63页 |
| ·正交试验设计 | 第63-64页 |
| ·试验因素及水平 | 第63-64页 |
| ·正交试验考察指标 | 第64页 |
| ·计算目标函数灰色关联系数和灰色关联度 | 第64-66页 |
| ·优化结果仿真验证 | 第66-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 ·主要结论 | 第69-70页 |
| ·展望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