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致谢 | 第9-13页 |
| 插图清单 | 第13-15页 |
| 表格清单 | 第15-16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6-25页 |
| ·研究背景 | 第16-23页 |
| ·水体中罗丹明 B 的污染现状 | 第16页 |
| ·水体中罗丹明 B 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3-25页 |
| ·研究目的 | 第23-24页 |
|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活性炭纤维对水中罗丹明 B 的吸附 | 第25-44页 |
| ·引言 | 第25页 |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5-29页 |
| ·实验药品 | 第25-26页 |
| ·实验装置及仪器 | 第26页 |
| ·实验过程 | 第26-27页 |
| ·分析方法 | 第27-29页 |
| ·罗丹明 B 的 UV-Vis 扫描 | 第27-28页 |
| ·罗丹明 B 的测定和吸附量的计算 | 第28-2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9-42页 |
| ·活性炭纤维的性能 | 第29页 |
| ·pH 对吸附的影响 | 第29-30页 |
| ·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 | 第30-31页 |
| ·吸附等温线 | 第31-33页 |
| ·吸附热力学 | 第33-34页 |
| ·吸附动力学 | 第34-35页 |
| ·颗粒内部扩散 | 第35-36页 |
| ·改性活性炭纤维对罗丹明 B 的吸附 | 第36-42页 |
| ·改性条件的选择 | 第36-37页 |
| ·活性炭纤维的表征 | 第37-38页 |
| ·不同 pH 下的吸附量对比 | 第38-39页 |
| ·吸附等温线对比 | 第39-41页 |
| ·不同离子强度下的对比 | 第41页 |
| ·改性前后活性炭纤维的吸附动力学对比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 第三章 低温等离子体对水体中罗丹明 B 的降解 | 第44-64页 |
| ·引言 | 第44页 |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4-48页 |
| ·实验药品 | 第44-45页 |
| ·实验装置及仪器 | 第45页 |
| ·实验流程 | 第45-46页 |
| ·分析方法 | 第46-48页 |
| ·染料浓度的测定 | 第46页 |
| ·双氧水浓度的测定 | 第46页 |
| ·液相臭氧浓度的测定 | 第46-47页 |
| ·UV-Vis 测定 | 第47页 |
| ·降解产物的 HPLC 和 LC-MS 测定 | 第47页 |
| ·TOC 测定 | 第47页 |
| ·pH 值测定 | 第47-4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8-63页 |
| ·低温等离子体去除水中罗丹明 B 影响因素分析 | 第48-51页 |
| ·输入功率对降解率的影响 | 第48-49页 |
| ·溶液初始 pH 值对降解率的影响 | 第49-50页 |
| ·溶液初始浓度对降解率的影响 | 第50页 |
| ·空气流量对降解率的影响 | 第50-51页 |
| ·低温等离子体去除水中罗丹明 B 动力学分析 | 第51-52页 |
| ·罗丹明 B 降解历程探讨 | 第52-56页 |
| ·罗丹明 B 降解过程 pH 值变化 | 第52-53页 |
| ·罗丹明 B 降解过程 TOC 变化 | 第53-54页 |
| ·罗丹明 B 降解过程的 HPLC 分析 | 第54-55页 |
| ·罗丹明 B 降解过程的 UV-Vis 分析 | 第55-56页 |
| ·罗丹明 B 降解机理分析 | 第56-63页 |
| ·羟基自由基在罗丹明 B 降解过程中的作用 | 第56-57页 |
| ·臭氧在罗丹明 B 降解过程中的作用 | 第57-58页 |
| ·双氧水在罗丹明 B 降解过程中的作用 | 第58-60页 |
| ·罗丹明 B 降解产物分析 | 第60-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四章 低温等离子体与活性炭纤维对罗丹明 B 去除的协同作用 | 第64-75页 |
| ·引言 | 第64页 |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64-65页 |
| ·实验药品 | 第64页 |
| ·实验装置及仪器 | 第64页 |
| ·实验过程 | 第64页 |
| ·分析方法 | 第64-6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5-74页 |
| ·活性炭纤维的吸附过程 | 第65-66页 |
| ·不同 pH 下活性炭纤维的吸附 | 第65页 |
| ·不同活性炭纤维投加量的吸附 | 第65-66页 |
| ·活性炭纤维的催化作用 | 第66-68页 |
| ·不同初始 pH 活性炭纤维的协同处理效果 | 第66-67页 |
| ·不同活性炭纤维投加量的协同作用 | 第67-68页 |
| ·活性炭纤维的重复使用性能 | 第68-70页 |
| ·低温等离子对活性炭纤维性能的影响 | 第70-71页 |
| ·活性炭纤维样品吸附前后的 FTIR 红外光谱图 | 第70页 |
| ·活性炭纤维协同处理前后的 FTIR 红外光谱图 | 第70-71页 |
| ·低温等离子体与活性炭纤维作用下罗丹明 B 的协同降解机理 | 第71-74页 |
| ·本章小节 | 第74-75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 ·结论 | 第75-76页 |
|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3-85页 |